蝴蝶所謂的作繭自縛換來的是五彩絢爛的美麗,雛鷹摔落懸崖的驚險得到的是征服蒼穹的翅膀。置之死地,一旦能重生,那將是一次境界的飛升。 ——題記
有一次,記者詢問國際數學大師陳省身當初為什么選擇了數學,陳省身回答:“別的都不會,只好做數學。”這不僅僅是謙虛的說法,更是一種智慧暗含在其中。古人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當摒除一切雜念,將自己逼入絕境時,就會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工作當中,從而激發(fā)出自己的斗志,才能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輝煌。
秦末,天下大亂,烽火遍地,狼煙四起,秦的政權雖然四分五裂,卻仍然不可以小覷。在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后,項羽和劉邦率領的兩個軍隊逐漸強大起來,代表楚國與秦進行對抗。一次,項羽的起義軍于秦將章邯率領的秦軍在巨鹿展開了大戰(zhàn)。項羽不畏強敵,引兵渡過了漳水。項羽所面對的,是比自己的軍隊更強大的敵人,是不勝則亡的絕境,是江東父老們的期待。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戰(zhàn)略方案,又如何贏這場沒有勝算的戰(zhàn)爭呢?于是,在渡河后,項羽立刻下達軍令:拆毀渡船,雜破炊鍋,讓士兵留下僅僅剛好夠三天吃的糧食,將自己以及自己的軍隊逼入沒有退路的絕境,他希望的,是絕境中的重生。果然,如他所愿,身處絕境的戰(zhàn)士們斗志昂昂,銳不可當,九戰(zhàn)九捷,大破巨鹿。
項羽的智慧在于,在山重水復中創(chuàng)造柳暗花明,即使身處絕境,也不放棄希望,開辟勝利的道路。
無獨有偶,一位女作家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總是克制不住自己,外面的世界花花綠綠,女作家總想出去轉,買些化妝的東西或是衣服來美化自己,這使她的創(chuàng)作總是不能按照計劃來完成。她自己對此也是十分的懊惱。終于有一天,她下定決心,要將自己創(chuàng)作完成。于是她將自己下一段的伙食買好。在自己的房間里,很不舍的將自己的眉毛剃光,頭發(fā)也剪掉,以此來消除自己要出去的思緒,將自己逼入絕境,靜下心來完成自己的創(chuàng)作。終于,她的小說贏得了人們的認可,成為一名知名的女作家。
如果想在一方面有所成就,就一定要耐得青燈苦。不妨將自己逼入絕境,沒有后路,以此來激發(fā)出自己的斗志,使自己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努力拼搏,激發(fā)自己的潛力,無所畏懼,從而創(chuàng)造出人生交響曲中輝煌璀璨的樂章!這,便是在絕境中的重生,是以此境界的飛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