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我與淡淡月色相遇
莫泊桑筆下的月光,似乎具有神奇的魔力。那一片薄紗永遠(yuǎn)都會罩在水面上,鳥兒們只會在這種時候用性靈歌唱。或許有人會在橋邊信步,在難得寧靜的夜,或獨自吹簫安撫頗不寧靜的心。
我曾經(jīng)的生活有月光相照,但我從不在意。我最近卻開始想念它,自從那次無意讀到《月光》才有沖動回到兒時——那些能一直披著銀紗的夜。
“在他那個小花園里,一切都沐浴在月色的柔光之中,排列成行的果樹,將它們新坡上嫩綠的枝條投影到小徑上……”我于今周末返鄉(xiāng)時,沖著這句話來尋月色。我記得鄉(xiāng)中,應(yīng)在左岸有一排樹,但非果樹。夜里,它們是仿佛沐浴在月色中的。
等到夜中了,我迫不及待,出門則抬頭望天——這就是我童年的見證者。它真的在徐緩前行,月光如流水一般,傾瀉在樹葉上,傾瀉在碧綠的湖水上。這大概就是“月色溶溶夜,花陰寂寂春”吧。
我又忘卻了喧囂日子的苦悶,心中頗有感觸,我向小橋走去,心里涌上了無數(shù)明月的詩詞句。
我站在小橋上,月明時,河水在月光的照耀下,泛起粼粼波光。我忽然想到月光是如此神奇,古今中外的人們都對它產(chǎn)生懷想,似乎它與生俱來就是與詩意共棲。
此景,應(yīng)用“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來形容吧?
我望著月色出了神,思緒被大伯的叫喊聲拉了回來。我們坐在窗邊吃飯,一家人都在討論鄉(xiāng)村振興什么的。我注意到了,窗子外,林子里,月光似乎消失在云霧之中了。還是只被長長的屋檐遮去了罷?如果月光不會被阻擋,這種曼妙就會通撒人間大地。
“媽媽,你認(rèn)為今天的月亮怎么樣?”“圓而亮。”媽媽是沒怎么留意。當(dāng)我又問及大伯時,又是同樣,又只是說說而已。
為什么有的人會見之如空,有的人對它卻感慨良多?我又心生一疑。
飯罷,我又獨自出來散步,這時候終于聽見一聲兩聲婉轉(zhuǎn)清脆的鳥啼??稍铝烈央[入云層,曾記小時,夜空有星常爍,而今銀河已逝,再也沒有曾經(jīng)的意境。
每當(dāng)我身披月光,我就感覺到被凈化了,而今夜,我是全身皆受到了洗禮了。
月光的柔情,我是知道的。我總認(rèn)為世間所有的美好都會發(fā)揮出去,不可禁錮,就像月色總會穿破云霧。
你是否也有同樣的感慨?月色伴人眠,猶如慈母雙唇呢喃著童謠,輕搖籃中的稚兒。當(dāng)我在它的溫柔中入睡,我多么希望得到它的并不單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