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jié)在每年農(nóng)歷的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它起源于唐朝時期,那時,中秋節(jié)以賞月為主。到了明、清時期,中秋節(jié)成為了民俗大節(jié),在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的地位僅次于春節(jié)。
中秋是慶祝全家團圓的節(jié)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朗朗上口的詩句正是抒發(fā)了人們對團團圓圓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幸福的一家五口人,天天都在一起。對于我來說,每天都是中秋節(jié)。但怎么才能讓八月十五這一天顯得與眾不同呢?我和爸爸討論了好幾天,才決定通過中國人最大的愛好——吃,來歡慶這個節(jié)日!
我給“大廚”爸爸做助手,精心準備了三道主菜:
第一道:粉蒸肉。我們用米粉裹著切得薄薄的五花肉,鋪在一層整整齊齊的土豆片上,把盛著它們的盤子放到鍋里蒸十五分鐘。肉的香氣和米粉的清新充分混合在一起,又香又糯,讓人垂涎欲滴。這道菜象征著我家幸福美滿。
第二道:油炸明蝦。把明蝦去頭、剝殼、抽蝦線,但要留著尾巴。油炸后盛盤,然后在蝦身上滴上一滴番茄醬。翹得高高的紅蝦尾,白嫩嫩的蝦肉,和鮮紅的番茄醬相映成趣。又鮮又酸又甜,讓人欲罷不能。這道菜象征我家欣欣向榮,每天都是新的。
第三道菜:魚頭豆腐湯。魚頭腌漬后,油煎一下,放入清水里,大火燒開,小火燉十分鐘,再放入豆腐、金針菇,五分鐘后就可以出鍋了。魚頭是我的最愛,看著它,我就想把它變成魚骨頭,呵呵。這道菜象征著我家年年有余!
可惜,今天天公不作美,厚厚的云把嫦娥姐姐的家蓋住了,讓今年的中秋節(jié)有了一些缺憾!
中秋節(jié),人們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慶祝著全家的團圓,寄托著對遠方親人的思念。香港、澳門都早已回歸祖國的懷抱,我期望臺灣也能夠早日歸來,我們祖國一家人共同歡慶這美好的節(ji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