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的泰豐炸雞是煙臺老字號,是老煙臺人的兒時回憶,非常好吃,名不虛傳。
我第一次吃泰豐炸雞是在一個下雪天。那時候我不知道炸雞的味道,只聽人家說好吃,就對媽媽說:“你能不能給我買泰豐雞?”說完以后,我用渴求的目光看著媽媽,媽媽想了一下說:“好,咱倆現(xiàn)在就去。”雖然外面大雪紛飛,但媽媽還是帶著我出去了。
我們坐車來到子毓璜頂醫(yī)院附近的泰豐炸雞店,我在車里都聞見了香味,泰豐炸雞香飄十里,果然名不虛傳。我們下了車,店前的排了很長的隊伍,我們耐心地等待著,好像過了一萬年,終于輪到我們,媽媽買了兩個雞腿,遞了一個給我。我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咬下去一口:酥、脆、香、甜、五味俱全。
我從此愛上了泰豐炸雞,每當想吃肉的時候,就央求媽媽給我買泰豐炸雞。泰豐炸雞店里有炸雞腿、炸整雞和炸雞爪,我最喜歡炸雞腿。剛出鍋的炸雞腿表面金黃色的,熱乎乎的甚至還有點燙,香味撲面,直沖鼻孔。一呼吸的時候就會忍不住會說:“哇,太香了!”每當這個時候,我的口水飛流三千尺。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哇,燙燙燙!但我還是能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就像好幾天沒吃東西。這個雞腿肉汁褒滿,皮,酥脆可口,特別符合我的口味。
這就是香氣溢人的炸雞腿,但好吃也不能多吃,聽說吃多對身體不好。
這么好吃的炸雞是誰發(fā)明的呢?我真好奇,就查閱了資料。
炸雞起源于美國南部,當時有不少黑人奴隸,在蘇格蘭移民者的農(nóng)場工作,而炸雞則是他們常吃的食品之一。
當時蘇格蘭移民者在烹任雞類料理時,只選取肉質(zhì)較多的部分,將翅膀、雞爪、雞脖子扔掉。黑人奴便便撿食它們,并用油烹炸,這就是炸雞的雛形。黑人奴隸大多從事體力學(xué)動,能量消耗較大,而炸雞為他們補充了營養(yǎng)。隨著這種料理方法的普及,炸雞逐漸被端上了白人農(nóng)場主的餐桌。
此后,在美國肯塔基州出售炸雞的桑德斯上校于1952年搬到猶他洲,開沒了肯德基連鎖店,炸雞從此成為風靡全球食品。
這就是愛吃的泰豐炸雞,以及炸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