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就對歷史感興趣,家里有許多關(guān)于歷史的書。我也從電視、電腦上了解到許多歷史常識,小故事。它們就像一塊塊磁石,深深吸引著我。
歷史是多彩的。比如霍去病,他的事跡廣為流傳,曾抗擊匈奴,把匈奴趕得遠遠的。他出生時,正好處于匈奴與漢朝開戰(zhàn)的時候,經(jīng)過多年征戰(zhàn),匈奴的實力漸漸弱了下去。有人稱他,天生就是為了抗擊匈奴而來的。再比如大貪官和坤,曾貪污了巨款。幾乎把國庫掏空。那么,當(dāng)時皇上為什么寵幸他呢?僅僅是因為他的長相與剛死去的寵妃相似?后來老皇上死了,新上任的嘉慶皇帝就不寵他,兩個月后將和坤滿門抄斬。
歷史又是無情的。三國時的蜀國是實力最弱的一國,在劉備死后,諸葛亮率大軍討伐魏國,當(dāng)時,蜀國的兵力不及魏國的三分之一,第一戰(zhàn)雖沒有敗,但也無功而返。等到第五次討伐時,諸葛亮想通了,必須打持久戰(zhàn),于是就做好了長期準(zhǔn)備??墒?,諸葛亮畢竟敵不過時間,未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就去世了,令人心生感嘆!
歷史還是感人的。唐朝的唐太宗手下有許多大將:李靖、程咬金、長孫無忌……其中,屬魏征最忠直了。他每次都是不顧一切,以死相諫,好幾次把唐太宗氣了個半死,還好在長孫無忌等人的勸阻下才沒殺了魏征。但魏征仍不“痛改前非”,以前怎么做還是怎么做。有一次,趁著日食可以自由發(fā)言,他列出了許多皇上的“罪證”。其他還可以,就數(shù)一點要命。什么呢?他說:“皇上把太上皇關(guān)在了屋子里,有失對太上皇的尊重。”聽了這話,唐太宗被弄得下不了臺,心里老大不高興,但看在文武大臣的面子上,饒了他一命。后來,魏征去世了,唐太宗感嘆:“魏征人才也,他就像我的一面鏡子。”
歷史是多么有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