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把我撫養(yǎng)長大,不僅無微不至地關心我的成長,更是我的經(jīng)典啟蒙老師。
當我還在襁褓中時,奶奶就一邊抱著我,一邊吟誦古詩。在奶奶有節(jié)奏的哼讀中,我一次又一次地進入夢鄉(xiāng)。直到我開始牙牙學語,無意識地跟著奶奶一起發(fā)出詩句中的字音,奶奶又是欣喜,又是自豪,見人就說:“我們家的寶寶,說第一句話,就是背古詩。”看著奶奶的笑臉,聽著奶奶的贊美,小小的我覺得背古詩是件快樂的事。
美好的童年生活在奶奶的呵護下,在古詩的伴隨中一天天度過。春天的清晨,在送我上幼兒園的路上,我和奶奶吟誦——“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秋天的黃昏,林間散步,我們一起脫口而出——“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冬日雪后,打開窗戶,奶奶又教我讀——“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那一首首詩句如一股股清涼的泉水滋潤著我幼小的心田,引領我走向詩的國度。
讀詩,不僅讓我感受到經(jīng)典的魅力,更讓我沐浴在濃濃的親情中。每年中秋,皓月當空,皎潔的月光灑滿小院。我們一家團聚在一起,一邊賞月,一邊品嘗奶奶做的月餅。奶奶忙完廚房的事,坐到桌前,興致勃勃地說:“我們來背有關月亮的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一馬當先。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奶奶拿起酒杯,仰望明月,吟誦到。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媽媽也詩興大發(fā)。詩,和月光一起,沐浴著我們,使我們沉醉在歡樂的氛圍中。
在奶奶的啟蒙中,我敲開了經(jīng)典文學寶庫的大門。謝謝您,奶奶——我的經(jīng)典啟蒙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