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網為您帶來有關“西安事變紀念日簡介西安事變事件背景事件過程”的作文內容,供您閱讀參考。

「一年級作文」西安事變紀念日簡介西安事變事件背景事件過程

  • 秋游瘦西湖作文350字
  • 年味兒作文300字
  • 奇怪的家作文450字
  • 猜猜我是誰作文450字
  • 就這樣幸福地長大
  • 西安事變紀念日是什么時候,西安事變事件背景是什么?西安事變事件發(fā)生過程是怎樣的?西安事變有哪些意義?跟著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西安事變紀念日簡介: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發(fā)動兵諫,逼迫蔣介石停止內戰(zhàn)、一致抗日,是為西安事變,亦稱雙十二事變。西安事變的發(fā)生及其和平解決最終結束了內戰(zhàn),實現了國內和平,促成國共兩黨再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的建立,并且取得了抗日戰(zhàn)爭的最終勝利。所以每年的12月12日被定為"西安事變"紀念日。

    西安事變事件背景介紹:

    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政策的感召下,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同紅軍和解停戰(zhàn),要求蔣介石聯共抗日.1935年,蔣介石調張學良到陜西"剿共".在戰(zhàn)場上,東北軍近三個精銳師被殲,損失慘重.蔣介石趁機取消了這三個師的番號.中國共產黨提出"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和"打回老家去人"的救亡口號,深受東北軍下級官兵的歡迎.他們自動停止和紅軍作戰(zhàn),并同紅軍聯歡。

    西安事變事件過程介紹:

    1936年12月,蔣介石到西安,威逼張學良、楊虎城執(zhí)行"剿共"計劃.張楊多次勸說蔣介石停止內戰(zhàn),聯共抗日,都遭到無理訓斥.他們于12日扣押了蔣介石,實行"兵諫",逼蔣抗日,這就是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

    1936年12月,張學良和楊虎城分別召見東北軍和十七路軍高級將領,宣布第二天清晨進行兵諫的命令。12月12日晨5時,張學良、楊虎城發(fā)動兵諫,東北軍到臨潼的華清池捉蔣,蔣從臥室窗戶跳出,摔傷后背,躲在一塊大石頭后面,被發(fā)現活捉,十七路軍還扣留了在西安的陳誠、邵力子、蔣鼎文、陳調元、衛(wèi)立煌、朱紹良等國民黨軍政要員,邵元沖等人遇難。西安事變爆發(fā)。

    當天,張學良、楊虎城向全國發(fā)出了關于救國八項主張的通電,提出:改組南京政府,容納各黨各派,共同負責救國。停止一切內戰(zhàn)。立即釋放上海被捕的愛國領袖。釋放全國一切政治犯。開放民眾愛國運動。

    保障人民集會結社一切政治自由。確實遵行孫總理遺囑。立即召開救國會議。南京中央于當晚十一點半,召開中常會及中央政治會議聯席會議,決議奪張學良本兼各職,交軍事委員會嚴辦。會議最后決定剿撫并用,一面以何應欽為討逆軍總司令,一面以于右任為陜甘宣撫大使。

    十二月十二日晚間,宋美齡在上海初聞西安發(fā)生事變之際,就想到澳籍友人端納是生于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斯峪的記者,他一生的事業(yè)在中國,曾贊助過中國的辛亥革命,后來又成為北京北洋政府的客卿﹔曾為張作霖父子的謀士,與張學良交往密切,也是蔣中正的好友。蔣夫人請端納到寓所,與孔祥熙共商,端納對于西安一行,認為義不容辭,當晚,即隨同宋美齡乘夜車前往南京。

    12月,宋美齡致電張學良,告知端納擬飛西安,端納亦同時電告張學良。12月,中央在勸阻張學良無效,各界函電交馳要求討伐,由政治委員會決議派何應欽為討逆軍總司令,劉峙為討逆軍東路集團軍總司令,顧祝同為西路集團軍總司令,分別集結兵力,由東西雙方同時向西安進行壓迫。隨即展開轟炸西安近鄰城市,并逐漸轉向西安。張學良乃允許拘扣的蔣鼎文先返回洛陽,請國軍方面暫停軍事行動,避免沖突升級。

    12月,斯大林指示中共,考慮到蔣介石可能成為未來中國抗日力量的重要領導人,希望放蔣。經過內部爭辯后,中共決定服從斯大林的指示,中國共產黨遂派周恩來到西安參與西安事變的協商。12月,隨后端納全力周旋,宋美齡、宋子文等到西安。在飛機上,宋美齡把手槍遞給端納,說:"如果叛軍對我有任何不禮貌行動,你可用此槍立即將我槍殺"。

    張學良、楊虎城去機場迎接,下機后,宋美齡與張學良說:"漢卿,這是我的東西,就不要再檢查了把?"張學良馬上說:"夫人,豈敢!豈敢!"張、楊與宋子文、宋美齡舉行了會談。后由張學良本人陪同宋美齡和端瑞往見蔣。宋美齡拿著一個梅干菜盒見到了蔣介石,蔣介石在《西安半月記》中記載,蔣見到宋后,眼淚直流,說:"你怎么來了?如入虎穴矣!"宋美齡勸蔣道:"寧抗日,勿死敵手!"(寧可抗日,勝利失敗你都是英雄,總比因為拒絕抗日而死在叛軍的手里要強)。從此,蔣介石的態(tài)度開始轉變。

    12月,蔣中正接受六項協議。即:改組國民黨與國民政府,驅逐親日派,容納抗日分子。釋放上海愛國領袖,釋放一切政治犯,保證人民的自由權利。停止"剿共"政策,聯合紅軍抗日。召集各黨各派各界各軍的救國會議,決定抗日救亡方針。

    與同情中國抗日的國家建立合作關系。其它具體的救國辦法但是蔣介石沒有意愿為他的承諾簽訂任何協議書,東北軍和西北軍有部下向張學良反應不滿,稱:"我們提著腦袋給你干,怎么到最后連個簽字都沒有?"張學良回道:"你們政治覺悟沒我高,蔣介石雖然被捕,但是其政治實力還在,既然我們要放他,要把他捧為領袖,那么逼他簽字,他到時還會反悔,要一個君子協議也很好。"

    張學良的這個提議遭到了楊虎城的反對,最后是在共產黨人周恩來的勸說下,楊虎城才同意張學良的"不簽字放蔣"的提議。12月,蔣中正乘飛機離開西安,張學良親自陪同。當日抵洛陽。離開西安前,張學良留下手令,把東北軍交給楊虎城指揮。12月,蔣中正抵達南京,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張學良被扣留。

    西安事變有哪些意義?

    西安事變后停止了內戰(zhàn)促成了國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統一戰(zhàn)線,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日熱情。西安事變后中國共產黨獲得了休整的機會。西安事變后,日本軍加速了其侵略中國的計劃,并在西安事變后之七個月發(fā)動盧溝橋事變,中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國共開始"搶關東",毛澤東決定將中共內部所有跟東北有關聯的人全派去東北工作,其中包括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國民黨方面,有人建議重新啟用張學良。與此同時,中共卻首先正式提出要求張學良回東北的要求。

    由于張氏父子在東北的聲望很高,國民黨中央曾經草擬立案:任命張學良為東北行轅主任,胡宗南為東北行轅副主任,蔣經國為遼寧省政府主席兼遼寧省行轅秘書長",但此議案被蔣介石拒絕,反而啟用熊式輝主持東北工作,后來蔣介石此舉被很多國民黨內部官員視為蔣在東北走錯棋的第一步,為最后失掉整個東北埋下了伏筆。國民黨的大多數精銳部隊在東北被中共全殲后,其在全中國的戰(zhàn)局演變成兵敗山倒之勢,迅速丟失了整個中國。

    西安事變后,張學良送蔣到南京,抵南京后被軍事法庭審判有期徒刑十年,但隨后被特赦,張本人并未服刑,而是被長期軟禁,由于抗戰(zhàn)期間國軍不斷失去領地,張被軟禁的地點也經常變遷,其被軟禁的設施環(huán)境也隨之變化。楊虎城被送到國外后,秘密潛回香港打算參與抗日,但被國民黨逮捕,并于1949年,楊虎城及其子女、衛(wèi)士、秘書一共8人在戴公祠被軍統局人員殺死,后被證實這次屠殺行動的直接指使者是毛人鳳。

    蔣介石在"西安事變"中后背重傷,終身不愈,后半生依靠拐杖或者要人攙扶走路。"西安事變"是由張學良、楊虎城將軍實行"兵諫",逼蔣抗日的一個影響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振世之舉,它將載入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史冊。

    以上關于西安事變的相關內容就介紹到這里,更多相關內容請查看相關標簽和專題!


    ? 男人的天堂亚洲日韩欧美激情,亚洲人成电影日本在线,97人妻免费上传视频,国产盗摄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www.sucai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