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時候生活在農(nóng)村。青磚紅瓦,綠水長流,黃鳥飛掠。那里有樸實(shí)的生活,樸實(shí)的人。
那時候啊,每得閑暇,爺爺就牽著我到處走走。最遠(yuǎn)去的地方是村外約500米左右的一家糖果屋。那糖果屋啊,銅色的木板為墻作地。店門口旁掛著一盞舊燈,天黑時發(fā)射暖暖的黃光。店內(nèi)零嘴精巧細(xì)致,親切自然,我最愛的是軟軟弱弱的麥扎糖。“呯哧”一聲,滿口糖香。
那糖果屋的位置甚是巧妙,在石子路的盡頭,掩映在參差不齊的桂樹林中。高大的桂樹有一層樓高,矮小的只比那時的我高上些許。
冬日,光禿禿的桂樹站得筆直。那凹凸不平,若有疤痕交錯的樹皮暴露在空氣中。皺皺的樹皮就像爺爺皺起的眉心。春夏之際,枝條悄然抽芽,展葉。橢圓的葉子墨綠油光而茂盛,欣欣向榮,歡喜之意竟似是爺爺揚(yáng)起的笑。金秋時節(jié),開花了。一簇一簇小小的黃花團(tuán)在一塊兒,被綠葉包裹,向外傾吐著花蕊與芬芳。每在此咬著麥扎糖時,口里好似也夾著桂花香,心中甜蜜至極。
爺爺曾名軍人,歲月在他身上刻下了足印。但爺爺?shù)谋橙允峭Π巍V挥欣胰ヌ枪輹r,才會躬下背,用他粗糙的大手裹著我的小手一路前行。爺爺邁進(jìn)石字路時,昏黃的燈光仿佛柔化了他剛毅的臉龐。當(dāng)爺爺歸來時,那盛開著金黃色的花叢也似乎也有爺爺慈祥的笑。
爺爺走得極早。早得還未等我長開記憶。2014年夏,我也離開了這個村子。
小時候,覺得世界就是家到村外的糖果屋的距離。現(xiàn)在啊,才知道世界如此之大。大到,有些人一轉(zhuǎn)身,就是一輩子。
如今,爺爺?shù)娜蓊佋缫蜒蜎]在幼年的記憶中。只余片段湊連成童年的一幀電影。
桂樹仍在,桂花仍開。金黃的花,仍傾吐著花蕾與芬芳。
小路也依然,浸滿花香,滿地碎光。
只是花還開,斯人已去不再來。(公眾號:涵城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