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子女總抱怨父母的不理解:為人父母,卻又按耐不住自己那顆心,自己的孩子,如何不管,如何忍心看他飛蛾撲火,如何放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
人的一生何其漫長,又何其曲折,一路走來,免不了跌倒,免不了迷茫困頓。于是你們擦亮自己的雙眸,仔細(xì)再仔細(xì)地從大霧彌漫的旅途中為他們找到一條“明路”,一條你們認(rèn)定一帆風(fēng)順的路,你們指著遠(yuǎn)方,對他們說:“孩子,你看,你要朝著那里走,別松懈……”又一路跟隨著他們身后,生怕他們走錯了,迷路了,松懈了,跌倒了……會有一帆風(fēng)順的人生么?可能會有,可“失敗”真的那樣糟糕么?那些站在亮麗聚光燈下的人們,不可勝數(shù),可又有多少人沒有經(jīng)歷過失敗的折磨,那一路的艱辛,迷失,是他們一路走來的勛章,是支撐他們在光鮮亮麗中亦不遺落初心的支柱,是一把戒尺,又是翅膀。“失敗”也有很多種定義,不是嗎?
放任他們?nèi)ヅ霰诎?,哪怕受傷,哪怕于心不忍,他們總得自己走過黑夜,自己去迎接黎明,哪怕成功的道路可以一帆風(fēng)順,那么之后呢,沒有強(qiáng)大的內(nèi)心,如何接受贊美,又如何抵擋詆毀。
“孩子,我要求你用功讀書,不是因?yàn)槲乙愀鷦e人比成績,而是因?yàn)槲遥M銓頃碛羞x擇的權(quán)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dāng)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yán)。成就感和尊嚴(yán),給你快樂。”這是龍應(yīng)臺寫給兒子的一段話。用功讀書當(dāng)然沒錯,可那些填滿孩子整個童年的知識,那些失去光芒的雙眸,那些在關(guān)掉臺燈后一聲聲無奈的嘆息,那些在深夜里依舊奮筆疾書的身影,為什么看上去都如此干癟。厚厚的鏡片下的眼睛是空洞的,他們不知如何去與同齡的孩子嬉笑相處,不知如何去獨(dú)立思考,更不知自己的愛好是什么,不知道自己想要從事的崗位是什么……他們手中拿著單薄又沉重的成績單,也因此失去了更多,童年,眼光,思維,方向……
也許你會問:“如果不這樣,他如何能夠沖出人群,如何贏得掌聲?”約束他們?nèi)ズ煤脤W(xué),可不是一味地,盲目地去學(xué),更不是使他們泯滅了那些稚嫩的心靈該有的東西。
你該讓他們?nèi)ッ半U,也該替他們守護(hù)好興趣與天性。
你該讓他們獨(dú)立起來,去自我發(fā)展,而不是幫著他們,替他們收拾一個又一個的爛攤子,給他們支撐,攙扶,保護(hù),不讓他們受一絲傷害。你得讓他們自己去成長,自己去拍拍塵土,站起來,自己去走向成功,而不是成為玩偶,成為機(jī)器。這也是為什么眾多富豪將畢生財(cái)富給予了社會,而不是留給自己的子女的原因吧。比爾蓋茨說過:“培養(yǎng)孩子的獨(dú)立性,不是讓孩子僅僅具有獨(dú)立意識和態(tài)度就夠了,必須讓他們自己掃除障礙。”他們需要這種能力,這種自己掃除障礙的能力,而不是走著父母曾走過的路,吃著咀嚼過的食物。你可以幫助他們多久,你可以每一次都恰好幫得到他么?答案一定是不確定的,既然未知,那么便以防萬一,早做打算,讓他們獨(dú)立起來吧。
在多少人眼中,愛是無盡的幫助,無盡的給予,寬容,抑或是無盡的約束,嚴(yán)厲地教導(dǎo),可放風(fēng)箏也需要掌握好“度”,更何況是教育孩子呢。
適當(dāng)?shù)姆攀?,有時也是一種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