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嘛,武俠小說里總會有一些大俠在明月清風(fēng)中留下功績,然后消失,只留下那一個微笑。古代總有一些美人,給全世界留下一個背影,然后回眸一笑,于是六宮粉黛無顏色。
在海南省有這樣一個傳說:一個年輕獵人追逐一匹鹿到天涯海角。那只鹿在懸崖處回首,用最后的微笑接住了獵人的目光。
因為地理位置,在前后長達五千年的中華歷史上所有的建筑,無論是皇帝的宮殿還是平民百姓的住宅,都是坐北朝南,把它們所有的目光都投向南方。而這匹鹿,用最后的微笑一股兒腦的兜住了所有翻山越嶺的目光。在此時此刻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匹鹿的身上。
這鹿就比其他所有的動物莊嚴。
雖然最后故事的結(jié)尾不免落入中國式的俗套:那匹鹿變成少女與男子成婚。但是在落入俗套之前的那個微笑依然十分動人。
我們現(xiàn)在來講講歷史上最有名的一個微笑。
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在中世紀,西方人物畫里人物的面部表情都十分呆滯。中世紀之后文藝復(fù)興時期的畫,那就不一樣了,比如像《蒙娜麗莎的微笑》。
畫中的蒙娜麗莎究竟是誰不用去管她。你盡可以去探究她的歷史,而她就在盧浮宮里朝著上千年的風(fēng)云變幻微笑。
達·芬奇用這么一個微笑向中世紀宣戰(zhàn),沖破思想的牢籠。那些死后將在瀝青里掙扎的教士們看到了,都會七竅生煙,大罵這是魔鬼的微笑。
畫像中的女子炯炯有神,神態(tài)恬靜端莊,流露著青春的活力。幸好她沒有被狂熱的宗教崇拜者撕掉。你無論如何都想像不了在那個時候,笑一下會有多難,人性在這一笑中取代了神性。
笑當(dāng)然很多,這里就不再贅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