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美味——手工掛面】
李宜杰
北方人大多愛吃面,我也不例外,尤其是手工掛面。這次游學之前,我把制作掛面的視頻看了不止三遍。呵呵,看著看著,我的口水就像瀑布一樣飛流直下,看著真是太美味了!
手工掛面雖然好吃,但做起來可是很不容易的。聽做手工掛面的老師傅講,今天他是凌晨四點就起床和面的。選擇原材料很重要,要上等的高山小麥磨成的面粉,再加上適量的鹽和在一起。和好的面就放在專門做掛面的窖里進行醒面。七點左右開始掛面。先把醒好的面搓成條,并且搭好三腳梯和專門做掛面的工具。這些步驟需要兩個人,一個人在廚房里搓面,一個人站在三角梯上掛面。掛面時,先用小棍把面卷一下,拉長,再拿一根小棍卷起來,左右壓,掛上小鐵棍等面壓到最底。這樣就做好了一根掛面。掛好的面一根根像頭發(fā)一樣細,真是好手藝!
看著這些瀑布一樣的面,我垂涎三尺,如果配上西紅柿炒雞蛋,再來兩瓣大蒜,哈哈,舌尖上的美味!我手疾眼快,先買三把再說!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一根根掛面浸透著人們的辛勤勞動,我們要珍惜糧食,千萬不要浪費哦!
【手工掛面】
李一坤
一說掛面,我就想起好吃的酸湯面。今天來到靈芝坡,有幸見到如此這么那么多的純手工掛面。
來到靈寶寶鑫科技,芳芳老師又說不讓亂動別人的機器,真以為是什么高科技機器呢!可是轉(zhuǎn)念一想,走這么小的道,這么小的村莊,這能有大機器嗎?可是一看,這也不錯呀,這村里人,手藝好呀,做的掛面,準好吃。這機器沒了,看啥呀?看掛面。
手工掛面有什么好看的,超市里面到處都是。那包裝袋上寫著手工,可不是真手工。你看人家爺爺,從山上摘的超級好的小麥,做一鍋那是一鍋香。拉出200多米長的面,聞著都香。
那掛面怎么做?自己看:先把一根面扯老長,再往下拽。不怕面斷?當然怕,可是人家手藝好呀,那做出來的掛面可不是吹的。拉到一定程度,還得把中間黏起來的面給它分開,就這,都得費好大功夫。下面還墜一個鐵墜子,干什么?把面拉長。這把面拉長,用墜子干什么?面的重量當然變長就挨到地上了。
在小麥的飄香里,同學們都陶醉了,這掛面,真不是吹的!
【掛面之道】
衛(wèi)書赫
中國有一道美食,吸引著外國人,每年有成千上萬的外國人來中國學習,其門店已經(jīng)遍布世界,它的制作材料之一就有掛面,它就是龍須面。
對于掛面一定不會陌生,長壽面,龍須面等都是用掛面做成,傳統(tǒng)的手工掛面更加好吃,可是做掛面的過程可不是那么簡單的。
制作掛面選用的小麥必須是上等高山小麥,經(jīng)過很多的步驟,才能制成掛面,光是發(fā)酵一個晚上時間,早上四點起來,還要再忙活一陣。
曬掛面的過程,首先要把面拉長,兩根細竹竿在中間輕輕把面撐開,從下往上看去,就像一片絲網(wǎng),掛面已經(jīng)拉長了,長長的面從架子上垂了下來,面隨著微風輕輕的擺動,雖然很細,卻又堅韌。
掛面也是可以生吃的,只不過有一些咸,味道也還可以,曬干的掛面用特殊的木尺量出長度切成一段一段的,最后進行包裝,掛面就可以裝箱上市了。
成品的掛面有的中間是空心的,這才是正宗的??招拿?,手工掛面普遍發(fā)黃,吃起來,才是最美味的。
我喜歡吃掛面,特別是龍須面,掛面也是中國的老傳統(tǒng),養(yǎng)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不管身在海外,吃上一碗掛面,就像又回到了家鄉(xiāng)。
【掛面的制作參觀記】
席朝昱
今天我們的游學活動是:去閆謝村第7組李爺爺家里看手工掛面的制作。
在喬老師的帶領(lǐng)下,我們步行了一個多小時就到達了李爺爺?shù)募?,我搶先一步進到了李爺爺?shù)募依?,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足有三米高的掛面,整齊地懸掛在高高的木樁上,像一條條白色的絲線。李爺爺正在制作掛面,只見他從家人手中接過掛面,掛在高高的架子上,再用一根木棍把掛面從中間分開,然后均勻的用力往下拉,掛面竟一根也沒斷,太神奇了吧!這時我又看見老爺爺用磚把拉得快到底的掛面壓住,這是干什么呢?原來掛面彈性大,不壓的話它就會回彈,壓磚可以使掛面拉長且不會回彈,這回我又漲知識了。
等所有掛面掛完后,李爺爺又給我們講解了掛面的制作流程,原來制作掛面要在前一天晚上就要先活面,再把面措成一團,進行第一次醒面,醒完后再把面搓成條,放在一個大盆子里盤成圓形,再讓它醒上一個多小時,最后把面套在模具上,再醒,三個多小時后就可以拉面了。以前只知道掛面好吃,沒想到工藝這么復雜。原來好吃的東西都是來之不易的。
通過今天的活動,我對面食文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同時激起了我這個吃貨對美食文化的探究興趣。真是不虛此行??!
【掛面之旅】
蔡展杰
說起面,北方人一定不陌生,因為北方人的主食就是面,面的種類繁多,有刀削面,龍須面,手工面,拉面等等,今天我就來介紹一下掛面。
我們?nèi)ラZ謝村七組李爺爺家里去看李爺爺制作掛面,先是凌晨四點把面和好,然后發(fā)酵四個小時,把幾厘米長的面,做成了三米高,像我這樣的小吃貨,吃兩三根就可以了,但李爺爺告訴我們:“這一圈兒,就是一根。”大概是有1200圈,我居然還要吃兩三根,估計吃完肚子已經(jīng)被撐破了,李爺爺還告訴我們:“制作掛面必須是優(yōu)質(zhì)小麥,不然做出來的掛面不好吃”。
看完了李爺爺家的掛面,我們又上別人家去看掛面,這家人又比李爺爺家的高上一點兒,大概有三米幾,真是高手自在民間啊,有人還去爺爺家買了幾捆掛面,一捆塊三塊錢,要不是我今天沒有帶錢,我早都買好幾根了。
我喜歡吃掛面,它是我們北方人有一種家的感覺。
【掛面】
張佩琦
中國美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光面食就有千百種,空心掛面是靈寶人的最愛!
靈寶做手工掛面最集中的村莊是閆謝村,很多村民以做掛面為營生。今天我們要去參觀閆謝村做掛面最好的人家,李爺爺家。
一進到院子里,映入眼簾的是一簾簾的潔白如玉的掛面。好神奇呀!它是怎么做成這樣的?喬老師就給我們滔滔不絕地講起了制作掛面的過程。先用上等的小麥面粉和面,再盤面、醒面,經(jīng)過反復多次揉、搓、醒,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拉面。阿姨先把掛面遞給爺爺,爺爺再把面掛好。用撐面桿從面中間精準分開,防止粘連,再用重物固定。經(jīng)過不斷拉扯,掛面才能被拉到三米長短,根根如絲。這是制面的最后一步,銀絲傾灑,接受陽光和空氣的最后塑造,加上包裝,然后就成了成品掛面。
掛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希望這道工藝能夠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