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水生植物,相信許多人都會想到“出污泥而不染”的蓮花。其實水塘里還生長著一種神秘的水生植物,那便是芡。
芡是一種睡蓮科芡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圓形,浮在水面。乍一看,你的還以為是蓮花。它的莖是深色的,花是紫色的,葉綠色似蓮花。它全身可是刺扎扎的,到處都有長刺,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被扎傷,傷痛不言而喻,我想它特地為了保護自己才進化出了這些長刺,猶如仙人掌。因為它狀似雞頭,所以又有了一個詼諧風趣的別名--“雞頭”。
芡在水生植物中的地位幾乎等同于蓮花,但在一些地方它卻鮮為人知。為什么呢?因為它的分布地。它一般只生長在溫暖潮濕的水塘里,所以在我國北方是很少見到的,在北方知道芡的人也為數(shù)不多。因為北方氣候寒冷干燥,諸如芡之類的水生植物難以在北方生存;而南方則多些,因為南方氣候溫暖潮濕,多水塘和濕地,在長江中下游一帶尤為普遍,特別是在我們老家湖南洞庭湖平原一帶那才叫多,因為這一帶的水塘和濕地星羅棋布,這里生活的人們一看到它,就可以認出這個刺扎扎的家伙。
芡的漿果球形,種仁可以吃,生熟皆可。它還是一味中藥,有固精防癌的功效,而且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養(yǎng)生食譜中。它的根,莖和種仁同樣可入藥。它的種子還可以做成粉,做菜湯時讓汁變稠。它的種子叫芡實,因為狀似米,而芡也叫雞頭,因此也叫雞頭米。不知是因為誤傳還是因為聽起來順口,“雞頭米”竟叫成了“雞米頭”。別看字面上只調(diào)換了兩個字的順序,意義則完全改變了。更有趣的是真名沒有流傳,倒是假名被發(fā)揚光大了。借此機會我來科普一下大家,促進植物名字的正確使用。
這就是芡,一個刺扎扎而又可入藥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