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裴海燕。我所要演講的話題——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
論起節(jié)日,中國可謂是有大大小小的節(jié)日。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喜歡的節(jié)日:比如小孩子,他們可能更傾向于兒童節(jié)。因為這天,他們會收到祝福或者小禮物。而老一輩的老人,則更傾向于國慶節(jié),因為他們都是經(jīng)歷過腥風血雨或是從小對腥風血雨耳濡目染的人,他們更希望的是國家安定,全民同樂的國慶節(jié)!
我在這里要和大家分享一個女孩兒的故事。女孩兒最喜歡的節(jié)日是建軍節(jié)。女孩兒從小便跟著父母隨處奔波,父母總是把女孩兒當包袱一樣的輾轉(zhuǎn)在上海,南京,浙江等地方。女孩兒好不容易認識了新朋友,卻又在不久之后被迫離開。當時女孩兒小,不知道該如何向父母訴說,只能放在心里壓抑著。最后,父母選擇在浙江定居,那時剛來浙江,父母總是忙著與客戶之間的溝通,與上下家的聯(lián)系,卻一直忽略了女孩兒。這種被忽略和被壓抑的情感逐漸轉(zhuǎn)化為另一種情緒---叛逆。女孩兒的叛逆期比一般孩子來得早---小學四年級,那年的女孩兒不斷的嘗試新事物:滑板,輪滑,自行車等等。就在女孩兒慢慢敞開心扉時,上帝總愛開玩笑,同年的8月1號,意外發(fā)生在了女孩兒的身上,一場事故導致了女孩兒的右臂粉碎性骨折,然而當時的女孩兒并沒有哭,沒有鬧,只是安靜的像個娃娃一樣看著前方,直到女孩兒的右臂因為被抬上擔架時而錐心的疼痛,似乎才讓女孩兒慢慢回了神。女孩的父母隨后便趕到了醫(yī)院。當女孩兒的身體被多名護士按住后,另一名醫(yī)生將女孩兒的右臂180度旋轉(zhuǎn)時,女孩哭了,像發(fā)瘋一樣的大喊著。只是這眼淚究竟是因為疼痛還是因為宣泄,沒人知道,連女孩兒自己都分辨不出。沒有任何藥物的輔助,女孩兒在暈過去之前看到了父母的眼淚,那一刻,女孩兒笑了。女孩兒醒后,父母與女孩兒聊了很久,父母終于發(fā)現(xiàn)了問題的根源。從那以后,父母對女孩兒而言,是無微不至的家長,更是無話不說的朋友。盡管當時沒有進行手術(shù),盡管多年后,女孩兒的右臂會因為下雨天而疼痛,會因為用力不當而疼痛,但女孩兒卻從未后悔。女孩兒曾問過自己,如果上帝提前告訴她,讓她做選擇,女孩兒還是會選擇事故的發(fā)生。女孩兒喜歡建軍節(jié)并不是有軍人情懷亦或是有多么偉大的夢想,僅僅是因為8月1號,她向父母敞開了心扉!那天給女孩兒帶來的的痛苦縱然有很多,但卻比不上女孩兒以后的成長過程中,父母陪伴的身影一直在她左右。
沒錯,那個女孩兒就是我?,F(xiàn)在能夠這么平靜地講出這件事,也是因為父母給予了我最重要的陪伴。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jié)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