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一晃眼便過去了,我們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假期,而在這期間,老師向我們推薦了一本名著——《三國演義》,都說老不讀三國,小不讀水滸,讓我們來看看這無比有名的三國演義吧。
故事是從漢朝的桓帝開始寫的,他統(tǒng)治腐朽,聽信宦官,造成了十常侍的囂張跋涉。而劉備、關羽、張飛也是在此拜把子的。文中主要以側寫戰(zhàn)爭為主,也描寫了多重人物形象,更擅長環(huán)境描寫,把人物形象側面描寫得淋漓盡致。 而我,最崇拜的便是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諸葛亮在文中體現(xiàn)的是一幅寬容大度,機智,神機妙算的形象。即使抓到了敵軍的人,也會放其一條生路。在對于周瑜十天造十萬支箭的刁難時,她不僅使用草船借箭一術,還只在三天內便完成了。使周瑜輸?shù)男姆诜?。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在龐統(tǒng)死時只通過星象便算出來了,讓人贊嘆不已。 作為三國演義最大的反派——曹操,作者羅貫中把曹操多疑、狡詐的人物形象通過多個小故事表現(xiàn)出來。他在瀕臨死亡前還不忘懷疑他人,就是因為這一懷疑,讓他失了性命,他懷疑華佗是來殺他的,便把華佗殺死了,導致他頭痛時沒人醫(yī)治,最后死于此病。還記得當年那個意氣風發(fā),那個寧愿他負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負他的曹操嗎?他不僅沒看到自己的子孫開辟王朝,也沒看到自己的子孫的悲慘結局。戰(zhàn)爭這一切,到底是為了什么? 我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會有些自以為厲害,也沒有像諸葛亮那樣事事顧全大局,沒有他的機智,寬容,但我依舊會把他當成我的榜樣,為了更好的自己,出發(fā)。
《三國演義》描繪統(tǒng)治腐朽的一幕,戰(zhàn)爭不斷,人民受苦,發(fā)展也緩慢了。所以,我們要珍惜當下和平生活,樹立好的榜樣,奮發(fā)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