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了元代王實甫的《西廂記》,想寫點讀后感,卻不知從何說起。剛開始粗略地看了一遍,竟把一本名著讀成了小黃書,邊讀邊笑,大出意料之外。接著不甘心名著成了小黃書,精讀了一遍,又把小黃書讀成了名著,寫得真美,也感受到元戲曲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一開始當做小說看,感覺情節(jié)實在是太單薄了,隨便一本言情小說都完勝它。后來把它當戲曲劇本來讀,感覺這種特定的形式有它本身的道理,情節(jié)不是重點,而且到后來覺得情節(jié)其實還不錯,有很多細致之處。
這本書古代是禁書,以前總覺得肯定是那些封建衛(wèi)道士迂腐不堪,看不得人家好好的愛情故事。但看了一遍之后,我竟然有那么一瞬間站在了封建衛(wèi)道士那邊,覺得禁得有道理。就算放到現(xiàn)在,書中的主人公也有那么一點三觀不正。
張生在普救寺巧遇崔鶯鶯,立刻被她美貌所吸引,而且這種吸引完全可稱之為性吸引。他一想就想到“偷香竊玉”(偷情)那方面去了。不過這也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啦。但不但如此哦,他本來是要去考試的,現(xiàn)在一遇上美女,就覺得考試沒那么重要了,干脆就不去趕考了。不去趕考也就罷了,他還借口說寺院清凈,跟老和尚說借間僧房來溫書,賴著不走了。多年不見的結(jié)拜兄弟就在附近,多次派人來請他相聚,他也不想去。真的是一心一意。男主人公這么開場,倒是打破了我對戲劇中“才子佳人”中“才子”的印象。這么不符合主旋律,難怪封建父母們不喜歡。
至于女主人公崔鶯鶯也不是省油的燈。張生第一次見到崔鶯鶯,是在游玩佛殿的時候,當時鶯鶯沒發(fā)現(xiàn)他。張生在遠處呆呆地望著。等到鶯鶯的侍女紅娘發(fā)現(xiàn)有人,主婢二人趕緊離開,因為古代大家閨秀不可拋頭露面。但在離開時,鶯鶯回頭看了張生一眼,這一眼分量可不小。被人看對于千金小姐來說已經(jīng)是可恥的事,在非禮勿視的年代,你還回過頭來看帥哥,這就含義深刻了。所以張生自作多情認為鶯鶯對自己有好感。后面事實也證明如此。
大家閨秀深居簡出,很難看到的,所以張生必須主動創(chuàng)造機會。他打聽得鶯鶯跟紅娘每晚都會在花園里燒香,所以在角落里等,希望能“飽看一番”。鶯鶯在燒香時,長嘆了幾聲,似有憂愁。張生想鶯鶯也許是對自己動情了,春心萌動(真的很會想,這小子有點自戀)。于是高吟一首詩來搭訕,看鶯鶯有何反應(yīng)。不得不佩服張生很會寫情詩:月色溶溶夜,花陰寂寂春。如何臨皓魄,不見月中人?翻譯一下:今晚的月光像流水般柔和,春天里花叢在月光下靜靜地盛開著。月亮是那么明亮,感覺那么近,可是為什么看不到月中的嫦娥呢?這首詩寫得十分清新,而且后兩句語義雙關(guān),把鶯鶯比作嫦娥,贊美了鶯鶯,又表達了自己想一見佳人的渴求,潛臺詞就是:花好月圓,像嫦娥一樣美麗的你何不出來相見呢?寫得真是高明,不過也得像鶯鶯這樣的才女才聽得出,放在現(xiàn)在,這首搭訕的情詩是一點用都沒有的。鶯鶯聽后,贊嘆好清新的一首詩!然后回應(yīng)了一首: 蘭閨久寂寞,無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應(yīng)憐長嘆人。這首詩比較容易,“蘭閨”就是女子的閨房,整天待在閨房里太寂寞了,這么好的春天卻無所事事虛度而過。我想剛剛在吟詩的人,應(yīng)該是可憐我吧!這簡直就是正面回應(yīng)??!張生一聽,開心死了。原來鶯鶯不僅美麗,而且聰明。張生馬上出來相見,鶯鶯也想迎過去,可是紅娘在旁邊,也不敢輕舉妄動。紅娘見有男人,馬上跟鶯鶯說有人,拉她回家。這時候的紅娘還是個電燈泡。
這一次就是他們第一次直接交流,兩人都是一見鐘情,而這兩首詩幾乎都是委婉的表白了。我們要注意的是鶯鶯這時是有婚約的,已經(jīng)許配給別人了。見到張生就直接正面迎合,而這個男人只見過一面,這也確實是很有個性。后面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我們也可以看到,其實鶯鶯才是他們愛情突破障礙的主導(dǎo)力量。
張生之后又主動創(chuàng)造一次見鶯鶯的機會,不過是在公開場合,兩人沒有交流。如果故事沒有在外力量來突破,那兩人只能是癡男怨女,各自相思成病。于是按一般的套路,壞人出現(xiàn)了,一個亂軍的頭目要擄鶯鶯為妻,還威脅如果不能如愿,要殺掉所有人。大家手足無措,這時候張生就可以來英雄救美了。在被逼無奈之下,鶯鶯與母親(故事中的老夫人,權(quán)威人物)商量說,只要有人能退兵,就嫁給他。老夫人答應(yīng)(在她看來是緩兵之計)。于是張生出來了,說我有退兵之計。電視劇小說看多了,覺得這種英雄救美的情節(jié)應(yīng)該設(shè)計得很精彩,我本來以為這張生真的是智比孔明,一個書生竟能擊退五千賊兵。但沒想到他所謂的計策就是寫信給他附近的結(jié)拜兄弟——他兄弟是白馬將軍——請求他發(fā)兵退敵。作者寫這個結(jié)拜兄弟就是來給張生送助攻的,這張生真的是命好??!送完助攻,這兄弟就退場了。他的下一次出場也是來送助攻的。書中把張生這計策夸得天上有地下無的,說什么“胸中百萬兵”“滅寇功,舉將能”……我都為他不好意思了。
可是好事多磨啊,老夫人反悔了,推辭說鶯鶯已有婚配,讓他們以兄妹相稱。這可苦了這對有情人。這時候紅娘真正做起紅娘來了,她為張生出謀劃策,說張生善于琴藝,而鶯鶯也深諳琴道,不如以琴傳情,看鶯鶯如何回應(yīng)。于是當晚鶯鶯花園燒香,張生在隔壁一首《鳳求凰》,直訴衷情。這是他們第二次直接交流,上次以詩傳情,委婉互表好感,這次以琴聲訴衷情,再次確認相思之意。
這次過后,張生病重,半真半假,一方面張生確實得了相思病,另一方面,張生讓大家知道自己生病了,是希望有人來看他,再次創(chuàng)造機會。這不,鶯鶯也捉住機會,派紅娘來看望張生。張生寫了封短信,后付一首詩,托紅娘轉(zhuǎn)交給鶯鶯,這首詩是:相思恨轉(zhuǎn)添,謾把瑤琴弄。樂事又逢春,芳心爾亦動。此情不可違,虛譽何須奉。莫負月華明,且憐花影重。大意是我思念得你厲害,你也對我動心,既然兩情相悅,我們何必管那些外在的名聲禮節(jié)呢?希望不相負??!
這里得先交代一下,鶯鶯這時候?qū)t娘還是有戒心的。因為紅娘是老夫人放在鶯鶯身邊的,用來看管鶯鶯的。所以每次紅娘看見有男人就忙拉鶯鶯回家,這是她工作職責?。〉侥壳盀橹?,無論是和詩聯(lián)韻,還是琴聲傳情,紅娘都是聽不懂的,至少表面是不懂。即使派紅娘去看望張生,也是理所應(yīng)當?shù)?,因為張生救了他們一家,張生病重,派人探望,并不違禮法。所以,到目前為止,在紅娘面前,鶯鶯還是個守規(guī)矩的大家閨秀。所以這次看到紅娘拿來的張生寫的信,鶯鶯還裝模作樣發(fā)脾氣,責備紅娘為什么拿這種不三不四的東西來,還說你拿我的回信去給張生,我要告訴他我們只是兄妹關(guān)系,并沒有其他意思。紅娘自張生救了他們一家,心里欽佩他,又見張生對鶯鶯十分深情,受相思之苦,心里可憐他。她也知道小姐有意,這次被這么責罵,心里可不爽了,覺得小姐太任性,折磨張生。
可紅娘不知道,這小姐“奸詐”得很那,她那回信里,又是一首詩: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隔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張生一看,病好九分,原來這是首約會的詩??磸埳绾谓o紅娘講解這首詩:
“待月西廂下”,著我月上來;“迎風戶半開”,他開門待我;“隔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著我跳過墻來。
原來鶯鶯讓張生深更半夜跳墻過去跟她私會,好一個大家閨秀!
可是這與男人私會的罪名可不小,鶯鶯在沒確認紅娘是“自己人” 前,是不會冒這個險的。于是在那晚張生跳墻過來摟住她時,她變卦了。她憤怒地責備張生,還喊紅娘過來,說有賊。最后在紅娘的求情之下,她才放過張生。做這么多事,無非就是想確認紅娘對他們私會的態(tài)度。紅娘求放過張生,看來是自己人了。真是女人心,海底針??!可張生就慘了,本來相思成病,好不容易得到好消息,精神來了,沒想到卻被潑了一臉冷水。本來還以為妾有情郎有意,現(xiàn)在是一廂情愿了。這下又病了,病得更重了。
鶯鶯知道張生病了,寫了張藥方央求紅娘帶給張生。紅娘一開始可不愿意了:姐姐,不是開玩笑的,上次寫了首詩騙他,把他弄個半死不活的,你這次再寫什么東西捉弄他,他的命可就沒了。鶯鶯:不會的,這真的是救人的藥方。紅娘也知道張生的病非鶯鶯不能救,所以再次做起了牽橋搭線的紅娘,把藥方帶給張生。我們來看看這藥方:“桂花”搖影夜深沉,酸醋“當歸”浸。面靠著湖山背陰里窨。這方兒最難尋,一服兩服令人恁。忌的是“知母”未寢,怕的是“紅娘”撒沁。吃了呵,穩(wěn)情取“使君子”一星兒“參”。哈哈,這哪是藥方,分明又是一封傳情的信。里面“桂花” “當歸”“知母”“紅娘”“使君子”“參”都是中藥名,通過這樣的暗語,鶯鶯告訴張生:那晚我之所以變卦,是因為怕母親還沒睡熟,也怕紅娘去告密。后面還寫了一首詩:休將閑事苦縈懷,取次摧殘?zhí)熨x才。不意當時完妾命,豈防今日作君災(zāi)?仰圖厚德難從禮,謹奉新詩可當謀。寄與高唐休詠賦,今宵端的雨云來。(上次的事你不要放在心上,這樣會摧殘自己的身體。我也想不到你救了我的命,我卻成了你的災(zāi)難。你對我實在是有厚德,我已經(jīng)顧不得那些禮法了。再次跟你約定,這次是真的。后兩句詩是關(guān)于性愛的典故,這次鶯鶯已經(jīng)不是約會而是“約炮”了)
張生和紅娘心知肚明,看完詩后,他們兩個的對話挺有趣的。紅娘:你這個窮酸秀才,連個枕頭被子都沒有,她來了怎么跟你睡?。堪阉齼鰤牧嗽趺崔k。張生:小生有花銀十兩,有鋪蓋借我一下。紅娘開玩笑說:我才不借呢!再說了,你們不脫衣服就不怕冷啦……
隔天晚上,約定的時間到了。紅娘心里怕小姐又說謊,讓張生送了命。上次一弄,已經(jīng)是大病,這次再變卦,估計是沒救了。心里很是擔心。沒想到鶯鶯還裝模作樣說:紅娘,收拾臥房,我睡去。紅娘:不會吧?!你要睡?讓那張生怎么辦?鶯鶯:什么張生?。考t娘:小姐,這人命關(guān)天,不是開玩笑的。你這次再反悔,我就去告訴老夫人你偷偷約張生出來。鶯鶯:可這羞答答的,怎么去嘛!紅娘:羞什么羞啊,到了那里你們還不是忘乎所以。趕緊去,老夫人睡了……
來到張生門口,紅娘先去敲門,遞了被子枕頭進去,還交代說你輕點,別嚇到她。然后把鶯鶯推進去……接下來的情節(jié),當然是巫山云雨啦!本來這段應(yīng)該略過的,羞答答的,你讓我怎么寫嘛??墒亲髡邔嵲谔珔柡α?,他用幾句話就描述了整個性愛過程,而且很有詩意,看懂了,覺得露骨,看不懂,更覺唯美。所以我不得不選一點介紹一下:春至人間花弄色,將柳腰款擺,花心輕拆,露滴牡丹開。這句是里面比較露骨的一句,柳腰款擺,形容鶯鶯做愛時的動作,花心指什么,想想就知道了?;ㄐ妮p拆,人家是處女嘛,破處。露滴:額,淫水……牡丹,紅色的,初紅。好啦,不說了,還有其他描述,自己看去。說了都不好意思,寫得這么美的詩句,居然被我讀出這些東西出來。
寫到這里真的累了,不過要是再這里結(jié)束,不大好意思。我們來分析一下這才子佳人間的愛情。前面我說過,剛開始是把《西廂記》讀成了小黃書,因為確實如此啊,男女主人公一見面就被對方外貌吸引,然后就往偷情方面想,而鶯鶯更是主動約炮,難怪古代成了禁書,就算放到現(xiàn)在,見兩次面就去開房的也不會被提倡吧。不過當我們還原古人的生活環(huán)境時,你會發(fā)現(xiàn),這其實是很自然的事。古代人是沒有談戀愛的概念的,因為根本沒有空間。當古代帥哥看上某個美女時,他的反應(yīng)應(yīng)該有兩個:娶她、上她,而不會出現(xiàn)中間狀態(tài),說我要和她談戀愛,因為社會環(huán)境不允許,普通男女間只有兩種狀態(tài),一種處于婚姻中,一種處于隔絕中。而中間狀態(tài)不是談戀愛,而是偷情私通。同樣如此,如果女的看上男的,也有兩個反應(yīng):嫁他,給他,而不是說想著去牽手看花。所以鶯鶯和張生兩個既然互相認定了,就不必經(jīng)過談戀愛這個環(huán)節(jié)了,社會環(huán)境也不允許他們這樣做。所以,這本書重點還是在情而不是在性。性在這也只是情的表達方式。
上面只介紹了個故事大概,省略了好多精彩情節(jié),而且《西廂記》的精華是在那些曲詞上,如果只是看情節(jié)而忽略了這些曲詞,那就太可惜了?!段鲙洝穾缀鯘M篇都是妙文,隨處都是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