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知道大年初一要推出新片子《流浪地球》,我隔了好多天才去電影院觀影的。在這之前,我一直聽說這是一部“口碑炸裂”“中國科幻電影里程碑”的電影。當我走出電影院時,雖然覺得這部電影有許多不足,但的確算得上一部像樣的中國科幻片。
但是,我要寫的這篇文字,它并不是一篇影評。
欣賞完電影后,我無意間看到某公眾號里的一篇文章,說的是這部電影有許多差評,是給吳京的??赐旰笪曳畔率謾C,內心百感交集,一時間竟不知該說什么。
吳京在《流浪地球》里并不是主角,打上的字幕只說是特別出演。我看電影時并沒有覺得吳京在里面有什么問題。他是一位父親,一位中校,他的角色推動著劇情的發(fā)展。但在網上,有人說這部電影“含京量”太高,有人因為聽說這電影里吳京飾演的角色最后“炸了”而說“那就必須看看了”。他們之所以這樣心懷異樣,那大概是因為《戰(zhàn)狼2》這部電影弄壞了他們的心情——吳京主演的這部電影,表現了十分強大的民族主義和個人主義,過度宣傳了愛國,據此有人說吳京這是強奸式的愛國主義教育。
但我覺得這部電影只是一部單純的科幻片,它不應該被過度解釋。你的差評,可以因為劇情,演技,特效,也就是一切有關電影本身的東西,但你不能因為演員個人的標簽而去給一星。這對一部電影來講是致命的,因為豆瓣上的評分高低能直接影響一個人是否要去觀影。中國的科幻電影剛有起色,難道就要因為這些與電影無關的言說而受打擊嗎?
有人說中國人拯救地球太尷尬了,為什么不找外國人?還有人說最后留下來拯救地球的居然是中國人,牛皮吹得太大了吧。
其實國產片長期被好萊塢大片壓著,但不得不承認很多好萊塢大片確實制作精良,充滿激情,能讓人熱血沸騰。外國的特效也確實比中國成熟,但最近幾年國產片真的在慢慢崛起,好不容易出了一部像樣的中國科幻片,一些人的關注焦點卻不在電影本身上。有人不支持這部電影,我能理解,因為它確實需要進步,但不要因為這是國產的而不支持,更不要因為吳京參演了而不積口德。真的別再跪舔了,外國的月亮和中國一樣圓啊。
也許我們做得還不夠好,但我相信中國人也可以拯救地球,也能站上世界的舞臺。這些年來,中國的科技進步是有目共睹的。有人想要優(yōu)質的中國科幻電影,慢慢地便有了《流浪地球》,它就像一個剛剛學會走路的孩子,沒有很優(yōu)秀,沒有很成熟。這孩子手上拿著一把旗幟,那是中國科幻電影的旗幟。他把這旗幟帶到了一定高度,嘴角含著笑意,因為他知道,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孩子帶著這把旗幟,爬向更高的高度,爬向期待的頂端。
愛國不羞恥,跪舔失骨氣。我相信中國的科幻電影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