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艱難地承認自己老了,看書也會累了。
無數(shù)個難熬的長夜,秉燭枯坐,面對一本書,有心無力。知道某個文學流派還有許多理論沒有了解到,深知不讀某幾本小說,是不可能理解后殖民主義的精髓的。然而,庫切、格瓦拉在我的電腦中沉睡了多少日夜。每當翻開《彼得堡的大師》的時候,已經(jīng)是沉沉暗夜,有些心力不濟。
不得不承認,自己老了。
kindle中躺著一本《莫扎特與納粹》,沒有按進度讀完;不過該走的路必須走完,早晚會讀完的。
今天又在kindle unlimited 中更新了幾本上海譯文出版社的名著。作為修習文學批評的人,不讀點原著,實在是沒有底氣寫文章了。
有幸忝列蝸牛讀書領讀人門墻。只是我知道自己還很淺薄。中文系的孩子,動不動,《紅樓夢》讀個七八遍的大有人在。我卻只讀了前八十回,一遍。汗顏。大概沒有權利對古典文學加以評述了。
每天的時間都去哪了。放著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總編輯不去當,自己在家里賺著微薄的稿費。難,難,難。
真正的讀書時間很少,練筆也逐漸擱置下來了。更多的是機械化地敲擊鍵盤。個人的風格,并沒有大的拓展,主題也沒有進一步深化。
老師說,如果你走上了布道者的道路,基本就是在走下坡路了。我現(xiàn)在,偶爾給中學生網(wǎng)站布布道,講講如何寫作文。不過這都不是最后的結果。嗯,不是的。哲學夢依舊在。不過,現(xiàn)在有點累了。
累了。所以,猛灌一口老茶,接著讀讀書吧。把為知筆記里的“寫作立項”中開始的項目都堅持下去吧。嗯,不難的。
好想去聽聽文學沙龍,再到茅院做一次旁聽生。這一次,不一定發(fā)言,只傾聽與觀察。這一次不是衣錦還鄉(xiāng),是追憶似水年華,更是帶著更加具體的目標進行的學習。
好久沒去奶茶店了。犀浦校園已然生疏。該回去看看了。
每次和中文系的孩子們聊完,收獲都是滿滿的。嗯,哪天一起研究研究庫切、黑塞。難得在中文系遇到喜歡后殖民的小伙伴。
不知道以后會有怎樣的奇緣?;蛟S遇到一幫喜歡“垮掉的一代”的搖滾青年也未可知。
寫完了這一篇文字,可以確定的是,我已經(jīng)不累了。寫作本身是一個放松的過程。書寫療法也被用于治療焦慮抑郁。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我像馬爾克斯小說中沒有人給他寫信的將軍,孤軍向前,不問長路。
暗夜襲來,換上黑夜細膩的思緒,游走在《傲慢與偏見》的高貴中以及《堂吉訶德》的沖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