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小鳥,飛向天涯海角。只有那蠟炬在默默地燃燒。”這是對老師的最好寫照。在六年難忘的小學生涯里,有嚴厲敬業(yè)的語文老師、有教學嚴謹?shù)臄?shù)學老師……但在我記憶的海洋里,為我起到指路明燈的還是富有科學探索精神的科學老師。
科學老師長得不高,大概1米68的身材,剪著干練的板寸頭,光光的腦門,似乎反射著光,我們同學認為他是聰明絕頂。一雙小眼睛與一個大兔牙,透露著親和,一看就是善于與“群眾”打成一片的人。
他讀起書來搖頭晃腦,像極了以前的老學究。但在科學教學上,他從不像老學究那樣迷信書本,而是積極實踐,并善于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對我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一天,有個同學叫道:“徐老師,教室的肥皂用完了。”徐老師走來,拿出一塊肥皂,打開包裝就想放上洗手臺。突然,他的動作停住了,兩只瞇著的眼睛帶著些許笑意。他對大家說,既然肥皂用完了,今天,我們就來以實驗的方式上一場科學課,我們自己做一塊肥皂好不好。“好”,在大家的歡呼聲,徐老師讓人去實驗室搬來相關(guān)器材,如裝有氫氧化鈉的罐子、油、電子秤和燒杯,一樣樣在桌上擺開。他一邊熟練地氫氧化鈉用襯布墊著放上電子秤,一邊向我們訴說著實驗原理,讓我們計算好比例,用小勺一勺勺地量取著藥品。并且告誡我們:“藥劑的劑量一定要精準,差之毫厘,繆以千里,科學實驗一定要嚴謹。”
我們目睹著他將氫氧化鈉倒入水中,其與水產(chǎn)生了化學反應(yīng),當溫度上升到50度上下時,他用溫度計仔細測量,并用漏斗倒入。每個動作都是那樣細膩,那樣嚴謹,一塊肥皂做完,同時也給我們上了一場生動的科學課。
這就是我的科學老師,不僅僅以身體力行的榜樣力量,向我們傳授科字知識,而且以科學嚴謹態(tài)度,向我們傳授科學精神,我想這些知識,定能讓我受益終身。感謝您,徐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