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樓下是一個歷經(jīng)滄桑的老人,老人年紀(jì)很大了,耳朵聽不清楚了,頭發(fā)花白花白的,走路顫顫的,還好她住在一樓,不然出門都是問題。那位老人應(yīng)該年過八十了,但是她自己住,我們從來沒有見過她的孩子,也從來不知道會不會有人來拜訪她,她這些年都是怎樣生活。
這位老人是一個特別喜歡小孩子的人,她總是喜歡在門口一把拉住一個小男孩或是小女孩,口里楠楠道:“我兒子小時候也和你一樣,胖乎乎的。”或者是“當(dāng)年我女兒也喜歡這樣扎小辮子子,兩個小臉蛋紅撲撲的。”這個時候大人們總是比較能理解這個老奶奶的行為的,知道她可能是思念自己的孩子了,或者是這么大年紀(jì),神智有點不太清楚了。但是沒有人知道這位老人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故事。
直到有一天一群愛心志愿者來探望老人,幾個好奇的人去打聽了一下老人的狀況,后來我們才知道這位老人的老伴早年去世,她有兩個孩子一男一女,好不容易拉扯大了,兩個孩子出國游玩,再也沒有下落了。這么多年,只有老人一個人孤苦伶仃地住在那個比較狹小的房子里,她在撐著等著兒子和女兒的消息。堅強的她還是和往常一樣自己做飯,自己悶在家里,等著家人回來,一天兩天,一年兩年,春來冬去,反反復(fù)復(fù)……
這位歷經(jīng)滄桑的老人,自己生活特別的不容易。我突然想到了海明威的那句話:“人可以被打敗,但是不能被打到。”總是有人承受著生命之重,希望所以歷經(jīng)滄桑的老人都能有一個安詳?shù)耐砟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