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壁上的鮮花,失去了沃土的滋養(yǎng)卻能夠看盡世間百態(tài);深海中的礁石,失去了陽光的照耀卻能夠領(lǐng)略海底的美景;沙漠中的值物,失去了雨露的滋潤卻能夠救人于危難……。
失去并不一定是災難,有時候,失去的背后等待你的是巨大的收獲。
失去讓霍金成為科學巨人?;艚鹉贻p時不幸身患不治之癥,全身癱瘓,雖然他喪失了行動能力,但他的思維卻一刻也沒有停止。他的身體被禁錮在輪椅上,但他的思維卻跳出了地球,遨游于宇宙之中,最終寫出著作《時間簡史》,這本杰作至今售出九千多萬冊,成為最暢銷的書籍之一。如果霍金沒有失去行動能力,正如他一直認為的那樣,他會成為一名科研者,就不會發(fā)現(xiàn)黑洞寫出《時間簡史》,那么霍金也不會成為家喻戶曉的科學家。正是他的失去成就了他巨大的收獲。
失去讓魯濱遜成為富有、杰出的偉人。魯濱遜航海時遭遇風暴,漂流到一座孤島上。為了生存,他獨自一人建造房子,打獵、圈養(yǎng)牛羊、自做面包……,很多年過去了,小島被他打理得井井有條,最終他回到了英國,小島上開始有人居住。如果魯濱遜一開始聽從父母的安排沒有選擇航海事業(yè),他會簡簡單單地生活,度過一生,那么他不會收獲巨大財富,同時成為一名精神斗士。正是他的失去,讓他收獲了財富與精神榮譽。
失去讓錢學森成為兩彈元勛、開國功臣。錢學森年輕時在美國就有所建樹,新中國成立后,他想要回國為祖國發(fā)展作貢獻,美方怎樣挽留都沒能禁錮住錢學森的愛國之心。錢學森回國后,中國技術(shù)落后、條件差,他不怕吃苦,始終如一,最終成為兩彈元勛、開國功臣。如果錢學森留在美國,他也許會取得更大的成功,但他只是一名偉大的科學家。他失去了在美國深造發(fā)展的機會,卻收獲了更多,不僅成為一名偉大的科學家,更是為人們所稱贊的愛國志士。
人生在世,有得必有失,失去的價值,在于失去之后更大的收獲,無畏失去,爭取更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