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南向西八百多公里,從青磚黛瓦到高山流水,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湖北。八百多公里的距離足以拉開兩地之間的口味差異,又因為地勢原因,兩地的飲食習(xí)慣也并不統(tǒng)一。
我出生在湖北,卻生長在江南。這么多年,我只回過那里三次。伴我長大的是江南的小橋流水和吳儂軟語,但在我心里,那片被山環(huán)繞的土地卻永遠占據(jù)著一席之地。
江南口味清淺偏甜,而湖北則重咸重辣。爺爺奶奶是地道的湖北人,來江南這么多年,依舊堅持著湖北口味,也依舊說著湖北方言,他們不習(xí)慣江南軟綿綿說話婉轉(zhuǎn)的語調(diào),也吃不慣江南甜得要命的錫幫菜。他們不喜歡這里,不習(xí)慣這里,也不屬于這里。他們熱愛給我講湖北的風(fēng)景湖北的美食,但在我問他們是否想回湖北時只對我沉默著微笑,搖搖頭然后看著遠方。
爺爺喜歡煲湯,尤其冬天。他喜歡排骨湯,各種各樣的排骨湯。比如玉米排骨湯,冬瓜排骨湯,海帶排骨湯還有土豆排骨湯。但我最喜歡的還是蓮藕排骨湯,因為那是家鄉(xiāng)的味道。江南一帶少有用蓮藕煲湯的人家,但在盛產(chǎn)蓮藕的湖北,這個湯基本家家都會燒。
湯的做法也不復(fù)雜,用我的話來說就是大刀闊斧簡單粗暴。每次看爺爺煲湯我都覺得這樣煲出來的湯味道應(yīng)該不會太好,看我爺爺這簡單的動作,簡單的材料,簡單的步驟……但每每煲出來的湯總是讓我和姐姐掀起搶食大戰(zhàn)。她夾一塊排骨,我趕緊撈一塊蓮藕,排骨和蓮藕都沒了那就搶湯,反正餐桌上總是狼煙四起戰(zhàn)火紛飛,我和姐姐針鋒相對互不相讓。
可其實,蓮藕排骨湯的味道和其他排骨湯的味道并沒有太大差別,但我就是喜歡,就覺得它是最好的味道。我想,可能這份對蓮藕排骨湯的偏愛,是我對那個名為家鄉(xiāng)的地方表達思念的一種方式。
記得爺爺有次在等湯熟的時候又和我聊起了湖北,他坐在那張?zhí)珟熞紊希贿吢N著二郎腿抽著煙一邊和我絮絮叨叨的聊起從前。他說湖北比這里好,說湖北山多湖多空氣好,說湖北的樹,湖北的天,湖北的吃食,湖北的人。他說他在江南住了這么多年還是沒有住習(xí)慣,他說他想回家。
我漫不經(jīng)心的問他:“湖北那么好,你又想回去,為什么還要呆在這呢?”我天真的認(rèn)為爺爺是個大人,是不受約束的,可以說走就走瀟灑自由。
爺爺看著我笑笑:“我和你奶奶回了湖北,誰照顧你?。?rdquo;
我愣了一下,認(rèn)真回答他:“我可以自己照顧好自己的,我已經(jīng)十六歲了。”那一瞬間我鼻子突然很酸,覺得自己很沒用。
爺爺還是笑:“你哪能照顧好自己啊?你多傻啊。”
他翹著二郎腿抽煙,夕陽的光從門口透進來。從我這看來,爺爺?shù)纳砗蟮谋尘笆且黄鸸鉅N爛的天,他逆著光,臉籠在飄渺的煙霧里,我看不清爺爺?shù)谋砬?,只覺得現(xiàn)在的爺爺看起來,悲傷而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