驀然回首,在中國的浩瀚長河中,有那么屈辱的一天,它讓我們在心中時刻銘記,它是我們心中永遠抹不去的傷疤。
那是個風和日麗的日子,男人們?yōu)樯嫸疾?,婦女們聚在一起拉著家常,小孩子們在歡聲笑語中追逐。一切都和往常一樣,一起都是那么美好,然而他們卻不知一場災(zāi)難卻悄然而來。突然一碧如洗的天空出現(xiàn)了一群小黑點,人們的頭頂響起了陣陣轟炸機的機鳴,他們驚慌的逃竄著,身旁的日本兵正舉著刺刀向孩子刺去,路旁也是被日本兵用鉛絲捆綁的即將押往屠殺地的居民……當硝煙散盡,扛著機關(guān)槍、拎著刺刀的日本兵“驕傲”的離去之后,只剩下了一個面目全非、鮮血淋漓的南京。鱗次櫛比的房屋已儼然成為一片廢墟,血肉模糊的尸體橫七豎八的擺在地上,汨汨流淌在街上的鮮血令人觸目驚心。
南京大屠殺的慘無人寰,是個不爭的事實,但日本右翼卻對此極力否認。松井石根的秘書田中正明在1984年出版了《南京大屠殺的虛構(gòu)》一書,書一出版,日本右翼給予了高度評介,渡部升一說:“讀了此書,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殺,那就只能說他是煽動反日。”日本右翼界的政客、學(xué)者還篡改了歷史教科書,試圖美化這一段歷史,你在日本的歷史課本上關(guān)于南京大屠殺只能看到一腳文字。右翼分子每年都會去參拜靖國神社,他們一直都在自欺欺人,仿佛只要否認,他們所做過的罪行就不會存在。希望他們能早點從“自欺欺人”中走出來,正視歷史,敢于承認歷史,面對未來。
浩瀚大海上的海霧終會被海風吹散;文物上沾染的灰塵終會被掃帚拂去;蓮蓬上積淀的淤泥終會被清水洗凈。而歷史也一樣,它終會摒棄那些謠言,還我們一個事實的真相。世界上還有多少人在為銘記那場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天而奔走,還有多少人在為被日本右翼染上灰塵的歷史而奔走呢?有,還有很多,還有約翰·拉貝的《拉貝日記》為歷史證明,還有孫宅魏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稿》為正義作證。還有一個人——張純?nèi)纾秊榱俗屖廊酥罋v史的真相而付出了美好的青春年華、美滿的幸福家庭、一片光明的前途,甚至是年輕的生命。當她決定走上研究南京大屠殺這條路的時候,她放棄了所有人們想要得到的東西。而她面前的不是人們的鼓舞歡呼,而是來自日本右翼分子的恐嚇、威脅、槍林彈雨,她面對這些路上的困難,并沒有放棄,而是毅然決然的選擇繼續(xù)走下去。她連和家人打電話都要小心翼翼,生怕日本的右翼分子會挾持她的家人。當她的《被遺忘的大屠殺:1937年南京浩劫》、《南京暴行》等書出版后,全世界為之所動,她談到讓她堅持走下去的理由時,說了一句話:“忘記歷史的人將重蹈覆轍,只有吸取歷史教訓(xùn),才能有未來的和平。”是的,我們應(yīng)把那段血淚歷史篆刻在心頭,不被仇恨所蒙蔽了雙眼,做為21世紀的我們應(yīng)該努力學(xué)習(xí),要牢記“落后就要挨打”這句真理,讓國家變的強大才不會讓悲劇重演。
12月13日,南京上空的警鐘長鳴,國家公祭日在南京舉行,這些都警示我們應(yīng)銘記歷史、緬懷先烈。要像納粹屠殺猶太人那樣讓全世界都知道,讓歷史永遠不再被灰塵沾染,讓歷史將會永遠記住南京大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