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拈已泛黃的紙業(yè),默讀這千年來的詩行。五千年間的變遷浩繁如星辰,撼動著一顆顆深邃的靈魂。
歷史被文人點綴
屈原在其“聯(lián)齊抗秦”的政治主張未被采納卻“忠而被謗”的苦難中仍能“哀怨托離騷,孤忠報楚國”;司馬遷因秉筆直書“不溢美不隱惡”而遭腐刑,卻能“憂愁發(fā)憤,著成信史照坐寰”;杜甫雖“長夜沾濕,布衾似鐵”卻仍然“民間疾苦,筆底波瀾”吟誦出“大庇天下寒士”的千古絕唱。
他們不是在時光中淡化苦難,而是用全部的熱情和才智與命運進行不屈的抗爭,升華自己也點綴了歷史。
藝術(shù)被藝術(shù)家渲染
布朗庫西能夠把他的“空間之寫”打磨得那樣光滑,讓青銅的雕像幾乎變成了一種躍動的光與速度;麥約要把流動的“河流”停住,在鉛質(zhì)的女體雕像里顯示出一種厚重的量感;畢沙鉻的光影世界永遠安詳平和,一切事物都表達出極致之感;孟克的筆觸里,一樣的光影總是充滿了戰(zhàn)栗和不安。
他們在藝術(shù)史中像天馬行空一般來去之如,他們在一扇又一扇不同的風(fēng)景之前屏息靜立,在感動的同時,選擇所要的和不舍不棄的。于是,藝術(shù)被他們渲染。
真理被哲學(xué)家書寫
孔、孟一流人物,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老、莊以為萬事萬物都應(yīng)順應(yīng)自然,人生知足,便可長樂;尼采尊重個人的意志,發(fā)揮個人的天才,做尋常人以上的“超人”;墨翟犧牲自己,以利益他人為人生義務(wù)。
他們在真理的戰(zhàn)爭中所流的血,往往能洗去一個民族的污點。那高妙如山川的真理豐富了民族。
未來對我們呼喚
我們選擇未來,選擇一個嶄新的開端。選擇高聳入遠的峭崖便需有“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信念;選擇波濤浪滾在大海便需有“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豪情壯志;選擇寒風(fēng)勁厲的荒漠,便需有“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的博大胸懷。
我們不用再苦苦尋覓快樂,乞求光陰的憐憫。我們微笑著,去唱生活的歌謠。我們微笑著,去唱生活的歌謠。從不抱怨生活給予了太多的磨難,從不埋怨人生有太多曲折。就這樣,我們呼喚著未來。
讓我們整理行囊,踏上征程吧!在未來,我們要“點綴歷史”“渲染藝術(shù)”“書寫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