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塘棲,有一個笑話。因為習(xí)慣了講家鄉(xiāng)話,人們口中的“塘棲”一直以來被冒名的“塘xī”所替代,就連我這個語文佼佼者都未能識破,說來真是慚愧。記得第一次去塘棲,是為了看病。本要回去了,但抵擋不住水北街美食的誘惑,又正趕上肚子有點兒餓,所以便去看看……
我的天哪!這傳說中的塘棲,簡直和電視劇中的拍攝場景一模一樣!尤其它像極了北京古建筑的胡同。古老的青石板,靜謐的小弄堂,廊檐下的美人靠……如此之地,都不需導(dǎo)游成片大論地給你做介紹,從意識中,見聞中,自然地便能感受到塘棲的特色——古老而現(xiàn)代。這種感覺是單純的、美好的,不混雜任何一點兒雜質(zhì)。
一、廣濟(jì)橋
站在水北街,面對著廣濟(jì)橋,猶如年少的我在敬仰以為德高望重的老學(xué)者。廣濟(jì)橋,南北向橫跨于京杭大運河上,如長虹臥波,是古運河上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橋,也是大運河上保存至今規(guī)模最大的薄墩聯(lián)拱石橋。從橋下拾級而上,感覺像是在爬山。走到橋頂,可以看到古鎮(zhèn)的全貌。
石欄板素面,欄板兩端為卷云紋抱鼓石,共有望柱64根,四角望柱上刻覆蓮。廣濟(jì)長橋勢如長虹,造型秀麗,歷經(jīng)500余年仍雄踞京杭大運河之上,成為歷史滄桑的真實見證,連同江南的富庶、繁盛,和著槳聲、船夫號子聲寫進(jìn)了京杭大運河500年的興旺漕運史中。
廣濟(jì)橋是塘棲的驕傲,有人稱它為塘棲的龍鼻,高峻挺拔。以前,這里的民間還有“走橋”的民俗。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除了吃元宵、迎花燈、猜燈謎外,還有走橋祈福的說法。走橋是江南的一個民俗。據(jù)說元宵晚上走的橋越多,得到的福分就越多。所以到了當(dāng)天晚上,人們成群結(jié)隊,提著花燈,在河邊、橋上游走,遠(yuǎn)看去,十分壯觀。
二、水北街
走過長橋(廣濟(jì)橋),水北街向你展示她的美。各類小吃、蜜餞、糖果……真的是讓吃貨們飽了口福,開了眼界??吹昀习鍕故斓氖址?,在原本煮飯的電飯煲里裝上一大鍋黏黏的麥芽糖漿,從里頭用兩根筷子似的木棒撈起一大塊來,接著不停地繞啊繞啊,似乎繞出了一種甜甜的味道,是塘棲的歷史,是古鎮(zhèn)的氣息。接過繞繞糖,走在這條剛剛經(jīng)歷一場綿綿細(xì)雨洗禮的小道上??粗孀邅淼暮⒆觽?,邊打鬧,邊追跑,手中也拿著和我一樣的繞繞糖。這一種與眾不同的糖,充滿純真笑聲的糖,不只是在新年才有的吃,只要到水北來,你一定不會錯過。
一路走過,“百年匯昌”這家老店口擁滿了人,不想到,大伙兒都是來嘗一口蜜餞的。想必,定好吃。卻沒想到——匯昌的蜜餞原來是供奉給皇上吃的。天哪!這小小的古鎮(zhèn)里到底還藏著多少的驚天秘密,還有多少我未曾嘗過的天下美食,還有多少的俗世奇人!
云里霧里,我這個外鄉(xiāng)人也模模糊糊的聽懂了塘棲人民對古鎮(zhèn)的依戀;雨里湖里,船夫勤奮不已;情里愛里,我也不知不覺融入這里——一個夢幻般的老地方。
我走了,該回去了。塘棲,我們明年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