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成長,漸漸明白,原來這世界沒有什么可以永存。而我們的意義,就是記住它們曾經(jīng)存在。
——題記
見過木乃伊,帶我們參觀的導(dǎo)游說,在古埃及,死后能成為木乃伊是無數(shù)人一生的夢想。許多人甚至不惜傾家蕩產(chǎn)。我一直在想,這樣做值得嗎?
古老的木乃伊如千年的朽木,神秘與詭異下是亙古不變的冰冷。我甚至無法想象這曾是一個鮮活如你我的生命,難道那生命的最終理想便是這冰冷而無知的“不滅”嗎?
縱然火焰終將熄滅,能照亮這世界的,也是剎那間騰起的火苗,而非那散入風(fēng)中的殘灰?,F(xiàn)實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從火苗走向殘灰的過程中,銘記那油然心間的領(lǐng)悟。
我不喜歡拍照,朋友們笑我懶,我笑而不語。
生活中,我發(fā)現(xiàn)人們看到美景的第一個反應(yīng),不是贊美,也不是欣賞,而是拿出手機(jī)拍照。“美景存在手機(jī)里,什么時候看都是來得及的。”這就是大多數(shù)人的思維。
忘不了那回與朋友出游,去的哪里已不記得,只記得回家的途中我們遇上了晚霞。剛剛還是灰藍(lán)一片的天空,仿佛就在那一瞬間被艷紅與烈粉染滿了天際。天空,成了流動的海。
朋友紛紛拿出手機(jī)拍照,驚嘆這猝不及防的天際之舞。我沒有帶手機(jī),留不住這美景,只好抬頭看天,把它盡收眼底。
那是多美的天,萬流競渡。燦烈的紅中一瞬的金光耀眼,溫柔的玫瑰色中暈出點點星光,在那濃郁得令你癡迷的彩云下,不語的幽藍(lán)靜謐。
我就這樣看著,天是流動的,你永遠(yuǎn)不會太厭倦。可是朋友拍好了照,催我要走了。“再看看天吧。”我說。“回家再看吧,我都照下來了。”她說。
幾天后,我再問起她這件事,她早己全然不記得了:“什么晚霞?”她問。我無言以對。翻看手機(jī)中的照片,卻再也沒有那日的動人了,沒有光,沒有變幻,連色彩也變得平淡。
朋友想留住天,可她最終沒有留下。連記憶也不存。天是留不住的,照片不是天,那只是天的遺骸。我慶幸自己只是靜靜地站著,靜靜地仰望。我慶幸自己到現(xiàn)在還記得天的樣子。
有些東西是留不住,既然如此,我們也不必挽留。活在當(dāng)下,銘記它們美好的存在便足矣。
方糖放在手中會化,含在口中的甜卻會記一輩子。如此這般,瞬間與永恒一定會有新的定義吧。
那么,從容前行,不忘初心。這,就是生活帶給我的領(lǐng)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