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時常告誡我,人不能有太多貪欲,知足常樂矣,方好。
兒時喜歡吃糖。那時我總是一抓一大把糖塞進小小的衣兜里,邊看動畫片邊吃。不一會兒便見底了,便又去拿,來來往往反反復復,日復一日,我的牙蛀得不行。奶奶拉著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我去補牙,路上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囡囡,不是不讓你吃糖,一次一兩顆應(yīng)該知足了,貪多的后果就是要蛀牙,知道了嗎?”
我忍著牙痛含糊不清地說著:"奶奶,我知道了,下次不會了!"
那時小小的我便嘗到了貪的惡果,對知足有了一個模糊的輪廓……
長大些,上學后與同學交談時,有時聽到同學想要什么父母就給買什么,十分羨慕。年少無知的我回來告訴母親,母親非但沒有生氣,認真的把我叫過去坐下與我談心。
母親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人的貪欲是無底線的,你的同學想要什么父母就給買什么,這會養(yǎng)成不好的啃老習慣,會養(yǎng)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這在以后步入社會是要吃虧的,沒有人有義務(wù)要像你的父母一樣,想要什么給你什么。并且一次一次的要,一次一次的給,總有給不起的時候,那時候同學們就會接受不了這個事實,會變得暴怒無常。你有手有腳,相比于那些天生缺陷的孩子應(yīng)該感到很知足,想要的可以自己爭取,沒有能力獲得的話,也應(yīng)知足常樂,努力奮斗,期望未來可以靠自己的雙手獲得,知道了嗎?”
我懵懵懂懂的點點頭,從此腦海中對知足的模樣更清楚些了。
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思想較為獨立,有主見了,對知足更有自己的看法,人要是每天都期望自己得不到的東西,貪欲每天都在琢磨著他,那么他永遠都不會快樂。如果知足,便會常樂,在愉悅的心情下做事效率較高,也有助于身心健康發(fā)展。
這,就是我的家訓——知足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