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長的人流一圈圈在圍欄邊旋轉(zhuǎn),人人努力地伸長頸子去觀賞圍欄下的秦兵馬俑。
陶俑手持兵器,表情肅穆如千年之前。若想貼近一點,問尋他們的籍貫、往事,如果你不是前來訪問的別國元首,恐怕是很難得。
一些陶俑從他們的行列中被抽離出來,從巍巍秦嶺旁遷到了朱墻明瓦的紫禁城。在這里,在故宮,你可以貼近他問,問詢他們的籍貫、姓名、詢問這些老秦人悠悠千年時光中經(jīng)歷過的故事,在上下千載的長河中尋找這些老秦人的蹤影。
戰(zhàn)國青銅上行伍的側(cè)影,被始皇帝揭了下來,放大成這些浩浩蕩蕩的陶俑陣列,用以守衛(wèi)自己的陵寢?;蛟S是這些地下的秦軍當真起了作用,這位千古一帝至今仍在他的地宮中安睡。而這些秦兵,在被專家們的洛陽鏟發(fā)掘出來后,送入了陰涼的博物館中待命。
我在寒冬臘月的時候去尋找這些老兵,瞻仰他們威嚴的神態(tài),整齊的行列。我和千年前的東六國兵士所想恐怕是一樣的——死神來了。不同于紫禁城中孤獨的兩個個體,在這里,他們是一個集團。
在歷史長河中上下尋找,再找不到如此壯闊的規(guī)模。從周朝伊始青銅器上的縮影,到南北朝末期貴族墓葬中的陶土人偶,這些臉上抹滿泥土的士兵行陣整齊,手上的軍械仍閃著寒光。他們應該是最寫實的戰(zhàn)國戰(zhàn)爭圖卷了。即使他們的對手可能只是幾個小小的盜墓賊,但他們?nèi)跃S持著整齊劃一的姿勢,嚴明的紀律,守護著一座陵墓,就這樣維持了千年。
有人說,這些士兵是秦始皇殘忍的執(zhí)政生涯中一個仁慈的影子,這些栩栩如生的陶俑替代了很大一部分的活葬。這些看似批量化生產(chǎn)實則每一個細節(jié)都不盡相同的陶俑足以以假亂真。更有人說這些以假亂真的陶俑是秦皇對自己的登峰造極權(quán)力的展示與炫耀,答案是何,我們尚未得知。
有一個極富浪漫色彩的猜想,這是始皇帝對自己的地底未來世界的構(gòu)筑。始皇帝在陵寢中模擬了山川大河,也許他需要一支軍隊來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這些猜想終究無人給以證明,無數(shù)秦兵用血肉構(gòu)成的秦朝地圖被漢家天下取代。也許,我們在兵馬俑上尋找的,只是古老秦地上一首悲涼的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