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應似一束鮮花,有綻放的那一天,也有凋謝的那一刻……
——題記
生命的綻放
那是一朵無名的小花。鵝黃,貓在哪個不知名的角落。它是那樣渺小,只有撥開那一叢叢綠意,才能一睹它的芳容——那含苞待放的花骨朵。
它,輕輕地在風中搖曳著,是那么的弱小,但卻毫無埋怨,也沒有自怨自艾,只是默默無聞地、悄悄地,點綴著那一片嫩綠,點綴著這一片春色。
任百花爭艷,它依舊堅強地綻放在墻角的綠叢中。沒有悲傷,沒有猶豫,有的只是忠實于自己的倔強,有的只是對自己腳下這片熱土的忠誠。就這樣堅持著、倔強地綻放出屬于自己的絢爛。不顧他人的眼光是否贊賞自己,哪怕只有一瞬的停留,它也深信:那是值得的。
生命,像那無名小花,執(zhí)著頑強,永不屈服。
生命的凋謝
颯颯地,風吹過,樹葉與樹葉互相摩挲著,花朵與花朵互相親吻著,馨香拂面。
徐徐地,柔風撫慰著顫動的枝干,葉兒打著旋兒,像是在跳芭蕾,隨風舞出了絕美的身姿。我想,也許面對即將終結(jié)的自己的生命,它們也戀戀不舍吧!
緩緩地,我走到樹下。仰望那滿樹烈火一樣的紅艷,正轟轟烈烈地揮灑著它最璀璨的一刻。
閉眼,深吸一口氣,拂去墜落在臉頰上的花瓣、枝葉。俯首,滿地的落紅,夾雜著些許翠綠,它們還未散盡應有的芳華,便悄然融入泥土,怎么甘心?憤憤的心緒涌上我的心頭,卻又在下一刻漸漸平息——因為,我懂得了,“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我如醍醐灌頂,猛地,我參透了它的真諦。原來,它們將自己化作春泥,是為了回報、感恩樹對它們的培育;它們化作養(yǎng)分,回饋大樹,唱響一曲感人至深的《念親恩》。
肉體逝去,精神永存!
小小的花朵也懂感恩,也知回報。何況我們?nèi)祟悾?/p>
我們更應懂得回報,更應不忘感恩!
閉上眼,一道道絢爛的痕跡在我的記憶中刻下生命華麗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