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因為家庭條件困難,不會去過生日。幾十塊一個的生日蛋糕,對我們來說頗有點奢侈。
每當有其他小朋友過生日邀請我一起慶祝的時候,我都很開心。不過畢竟不是給自己的,就算有多么美味,卻總會差那么點東西。
我也嘗試過懇求母親為我過一次生日,每次她都會笑著摸摸我的頭,語氣極輕地說:“等以后你再大點吧。”
我不滿母親略敷衍的態(tài)度,每次問完我都會和母親置氣一段時間。后來,我長大了點,就沒再去說這事了。只是母親越發(fā)瘦了,飯也沒之前吃得那么多了。她說她少吃點,每頓省幾個錢,久了也能余出幾十塊來給我買個蛋糕。我早就不再期待“過生日”這一活動了,反正每年一次,總會過上的。
一個普通的日子,我像往常一樣放學回家。一進門就看到冰箱頂上放著的一個紙盒,我認得這包裝,是蛋糕的普遍包裝方法。看到這個蛋糕,我才隱隱約約地記來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沒有很激動地跳起來,只是很平常地綻開了笑容。
晚上母親回到家,匆匆地洗了手,盛了碗飯就狼吞虎咽著。
“你怎么比我還要迫不及待啊?”
“第一次給你過生日,可能是唯一一次了。”
吃完后,母親沖到冰箱前,然后輕輕地把蛋糕拿下來放在桌上。她很認真地拿出蛋糕中自帶的生日蠟燭,挑出了十五根,她拿打火機點燃了一根,然后用這根蠟燭去點剩下的十四根,最后再起身去關(guān)了燈。
黑暗中,只有蠟燭微小的亮光,映在母親的眼里。她給我唱了生日歌,唱完就催促我許愿吹蠟燭。我輕輕呼出一口氣,蠟燭熄滅的一瞬間,我看見了母親眼里有流星劃過。
這次生日,大概會是我一生中過得最平凡、也最溫暖的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