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哪一個朝代,如果官員橫行霸道,就會造成賦役不均、民不聊生,時間久了就會引起百姓們的不滿。他們就會起身反抗,歷史上的黃巢起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唐朝末年,兩浙地區(qū)的稅收,是唐朝后期國家財政的主要來源。政府對這一帶地區(qū)的搜刮也最為嚴重,最終引起了百姓們的不滿,開始反抗起來。
859年12月,裘甫領導的農民起義在浙東地區(qū)爆發(fā)了。868年7月,又爆發(fā)了以龐勛為首的桂林戍兵起義,起義軍縱橫于今天安徽、河南、江蘇、山東、湖北數省之間,人數達到20萬,屢敗官軍。
最后唐王朝聯(lián)合沙陀騎兵參戰(zhàn),才將起義鎮(zhèn)壓下去。這兩次起義雖然都被鎮(zhèn)壓下了,但是也給唐王朝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875年,王仙芝在濮陽發(fā)動起義,不久黃巢在曹州起兵響應。兩軍并肩作戰(zhàn),散布在充、邪、青、齊一帶的龐勛余部也紛紛起來加入他們的隊伍中,起義隊伍迅速壯大。
878年,在黃梅之戰(zhàn)中,王仙芝戰(zhàn)敗犧牲,隨后剩下的部隊與黃巢會合,他們一起推薦黃巢為統(tǒng)帥,讓他統(tǒng)一指揮作戰(zhàn)。當時唐朝軍隊主要布置在北方的重要城市防守,不易攻打下來,而南方兵力相對來說較弱一些。
面對這樣的情況,黃巢開展了大規(guī)模的流動作戰(zhàn),最后打通了浙閩山區(qū)的道路,從而占領了福州,黃巢軍隊想繼續(xù)南進,但是由于起義軍大多都是北方人,在南方出現了水土不服的現象,所以黃巢決定重新打回北方去。
881年1月,黃巢軍隊攻克潼關,進入長安,建立“大齊”政權。但是黃巢占領長安后,沒有乘勝追擊殘敵。
當時的唐政府為了增強進攻力量,就讓沙陀貴族李克用帶領騎兵從雁門南下,進攻長安。不久之后,長安便陷入了唐軍的包圍之中。
在起義隊伍與唐軍、沙陀騎兵血戰(zhàn)的關鍵時刻,黃巢手下大將、同州防御史朱溫叛變降唐,起義軍最后被迫放棄長安向東撤離。
883年5月,黃巢領軍15萬,攻克蔡州。后來在陳州戰(zhàn)役中,黃巢因手下大將孟楷犧牲而震怒,強力圍攻陳州近300天,但是仍然未能攻下陳州。
在軍事上,黃巢犯了很嚴重的戰(zhàn)略錯誤,最后導致傷亡慘重。從而失去了向東轉移的大好時機,進一步陷入被動。884年6月,傷亡慘重的黃巢在狼虎谷自殺,就這樣唐末農民起義到此落下了帷幕。
唐末農民起義歷時10年,基本上打垮了唐王朝的統(tǒng)治。
唐末農民起義給地主階級,特別是殘存的士族地主以沉重打擊,這樣也使得延續(xù)了數百年之久的門閥士族勢力,走向了無可挽回的盡頭。
黃巢起義把我國古代農民戰(zhàn)爭,推到了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它對后世農民起義有著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