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樂譜在樂師的指尖,便動聽了;一張白紙在畫家的筆端尖,便豐富了;一頓晚餐在母親的手下,便濃郁了。有母親的晚餐相伴,滋味長。
步入初中,我的時間就緊張了很多。放學(xué)回到家后,二話不說就進入我的房間,開始了課堂外的遠(yuǎn)方,與父母說話的時間也就少了幾分。待母親一聲溫暖的呼喚,我總是興奮地沖到餐桌旁,彎下腰嗅一下飯菜的香氣,開始品嘗美食。
母親不知從啥時候變成了烹飪大師。紅燒的排骨,濃郁泛黃;清蒸鱸魚,在鮮美中蕩漾;油炸的一個個丸子,酥軟濃香;剛出爐的烘焙餅干,那叫一個脆爽……
在靜謐的夜晚,映著柔美的燈光,品嘗著母親精心烹制的美食,看祥和的溫暖在屋子中縈繞,總能感覺到無比的舒適與愜意。有母親晚餐的伴隨,就連陰云密布的日子,也都是滿桌的星光。
每每吃過母親親手烹制的佳肴,我總是抹抹嘴角,然后開心地道一句“真好吃!”一句簡簡單單不經(jīng)意間的贊賞,總會給母親的嘴角,留下一道會心的弧線。
春節(jié)前的一天,全家人一起享用著晚餐,我不知為什么就問起,“媽,為什么我上小學(xué)時,你很少為我做這么豐盛的晚餐?”
母親輕輕上揚著嘴角,“媽媽文化低,以前你上小學(xué),還能給你輔導(dǎo)輔導(dǎo),但現(xiàn)在我也就做個后勤工作了……”
伴隨著母親淳樸的話語,霎時間覺得眼前、嘴邊、筷中的這頓飯味道更佳濃郁、美味了。
曾經(jīng)看過一句公益廣告:“房子不是家,有愛才是家。”
是啊,家就是日本人一句“您回來啦”體貼的問候;家就是美國人出門前,一個火辣的親吻;家也是母親那一道道,帶著愛和溫暖的晚餐。
有母親的晚餐相伴——滋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