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每個孩子成長的搖籃;家,是指引大船入港的燈塔;家,是從失敗中獲得力量的加油站……我就是這么幸福地?fù)碛兄鴥蓚€家,一個在臺灣,一個在上海。
從上幼兒園開始,我便隨爸爸媽媽來到上海松江。只要我一開口說話,就會有人親切地問我:“你是臺灣小孩?”“嗯!”那時,我總會自豪地點(diǎn)點(diǎn)頭。同時,我總會佩服那個問話的人,他怎么一猜就知道我來自臺灣。長大一些,我就明白了,因?yàn)槲艺f話的語音語調(diào)中帶著明顯的臺灣口音,這口音,在我學(xué)了七八年的普通話之后依舊存在我想,這就是“鄉(xiāng)音難改”吧。
生活在上海,我想念臺灣的家,真想立刻飛過高山,越過海洋,去看看我那慈祥和藹的爺爺、奶奶,去和活潑的堂姐、表弟玩耍;也想走遍臺灣的青山綠水阿里山森林、海洋生物館、陽明山公園……真是不勝枚舉;當(dāng)然還想去大快朵頤,嘗盡臺灣美食蚵仔面線、肉圓、胡椒餅、雞肉飯、擔(dān)仔面、大腸包小腸……一想到美食,我就饑腸轆轆,真恨不得向動畫片的機(jī)器貓借一下任意門,可自由來去?。?/p>
生活在臺灣,我會想著上海的家,想念那間屬于我的小小房間,想念我種在院子里的小樹苗,我更想念我的老師和同學(xué)。我會滔滔不絕地跟臺灣的家人說起我的校園生活有一回,我在家頑皮,腳底被玻璃片割傷了,縫了幾針。上學(xué)的時候,想上廁所,但因?yàn)樾凶卟环奖悖彩潜镏?。同學(xué)們卻看出我的焦慮,一個叫祝詩杰的同學(xué)毫不猶豫地背起我,送我去廁所。學(xué)校里的活動總是豐富多彩。有一次,班級里要舉行音樂達(dá)人賽。我雖然學(xué)了幾年鋼琴,但卻不自信,不敢報名參加。是老師悄悄地跟我談話,一次次鼓勵我,告訴我:“男孩子要勇于挑戰(zhàn)!必賽的過程會比結(jié)果更有意義。”最終,我信心滿滿地上臺表演,還得了亞軍……。啊,毎每聊起我在上海的生活,我又是多么的留念啊!
去年過年時的一件事,使我對臺灣、對上海有了新的認(rèn)識。一放寒假,我們又回到了朝思慕想的臺灣。爸爸媽媽帶著我和弟弟上街買年貨。熱情的攤主在簡單的交流之后,笑瞇瞇地問:“這兩個孩子是哪里人???”爸爸媽媽驚地說:“是我們的孩子哦,臺灣人哦。”“不好意思哦。我怎么聽著,他們說話的樣子不像哦,他們的普通話說得好好哦。”攤主解釋說。我們頓時恍然大悟:我們可是在上海學(xué)的普通話,當(dāng)然標(biāo)準(zhǔn)啦!
回到家,爸爸把這件趣事講給爺爺奶奶聽。爺爺摸著我和弟弟的頭說:“孩子,記住你們有兩個家,一個在臺灣,這是你們出生的地方;一個在上海,那是你們學(xué)習(xí)成長的地方!這兩個家,你們都要愛!”
我把爺爺?shù)脑捓卫斡浽谛睦?。是的,不管是臺灣的家還是上海的家,雖然我沒有華麗的辭語來形容它們,但是在我心中,它們是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的,它們都是我最愛的家。一架飛機(jī),把兩個家連成了一條線;這條線上,傳遞著海峽兩頭濃濃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