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過這樣的感覺:當你為一個人或一件事付出心血與精力的時候,個人的體驗是幸福的;即便回報只是精神上的自我滿足,也樂此不疲。許多人將這種狀態(tài)定義為“一廂情愿”,可是仔細想想看,真的存在嚴格意義上的一廂情愿嗎?
從某種意義上說,精神上的滿足已經(jīng)是一種極大的回報。因此,所謂的一廂情愿,也是有所求的。求個心安,求取個人的成就感與給予中的權力感。
因此,一廂情愿不僅不是病,而且是一個理性的社會人所自然產(chǎn)生的情感上的等價交換機制。此處的“等價”,是心理上的平衡感。千金難買美人笑,只要個體滿意,為何要糾結那一絲一毫的經(jīng)濟利益呢。因此在這個角度上,“人是理性經(jīng)濟人”的說法在其話語的本意上是不成立的。更能令人接受的是,人是“社會人”。
身處這個社會,除了少部分天才中的少部分怪才,及特殊人群,都渴望著與人交流。
可以說,與人交流,建立關系之初,總有一方是一廂情愿的??傆幸环綍~出第一步。不計得失,方能有所始終?,F(xiàn)代社會的許多人,得失心太重。看書一定要看有用的書,上大學一定要讀熱門專業(yè)。可想過,面對紛繁事務,是否缺少了那種類似于初戀一般的不計得失的感覺,是否缺少了僅憑愛好率性而為的少年情懷。
有的時候,真的需要找回那種一廂情愿的感覺。
一廂情愿的人,雖說短期利益可能會有所損失,但這些人,至少在這一刻是幸福的。
曾經(jīng)看到一篇文章,說愛情的偉大。非親非故的兩個人,不因為任何現(xiàn)實利益,就這么相愛了,就這么無償?shù)貙Ψ胶谩?/p>
我想,一廂情愿的背后,一定濃縮了這份初戀般的摯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