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總裁庫克認為,我不擔心人工智能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
蘋果公司始終致力于讓人工智能造福人類,以蘋果公司為例,它的成功除了獨樹一幟的商業(yè)理念,更少不了人性的力量,也就是庫克所說的“價值觀和同情心”。而庫克擔心的問題,在今天愈演愈烈,這個無德、無情的病危社會正在吞噬人們都純真心靈。
這種現(xiàn)象有其合理性,也有病態(tài)的一面。
任何國家的經(jīng)濟發(fā)展都離不開資本逐利,追名逐利是每個發(fā)展中國家不可避免的社會現(xiàn)象。利益驅動發(fā)展,這無可推崇也無可否認,這是個千古不變的鐵律。因此在殘酷的社會競爭中,為了生存、為了無憂地生存,只能把自己變成賺錢的機器。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就要拋棄價值觀和同情心。雖說物質(zhì)基礎決定上次建筑,但我們?nèi)诵灾忻篮玫囊幻鎱s是基礎中的基礎。打個比方,物質(zhì)基礎是高樓中的最底層。那么價值觀和同情心就是深入地下的地基,沒有穩(wěn)固的地基,再高的樓房也會轟然倒塌。因此,道德與情理是我們修身治國平天下的基本需要??蔀楹芜@種理念正在淡化呢?
最近,鹿晗與關曉彤的新聞鬧得滿城風雨,而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獲得突破進展卻無人喝彩,諾貝爾文學獎的頒布也被奪去鋒芒。其中反應出大部分人的價值觀僅僅停留在浮華的娛樂圈中,對真正有價值的新聞漠不關心。我認為這主要的過錯在于媒體人與新聞人職業(yè)操守的泯滅。極少有像華萊士、白巖松這樣打破砂鍋探到底,不探究竟不罷休的新聞人。他們有一顆傳播愛與正義的心,他們看到的世界決定著觀眾的視野。一旦方向舵偏移,航行的方向就會偏移。一旦新聞人只拘泥于娛樂圈的大小瑣事中,群眾也就跟著他們的步伐越陷越深。由此,引發(fā)了價值觀缺失與同情心的泯滅。要問誰能拯救這個病危的社會,我認為一定是那些堅守初心、有責任有擔當?shù)?quot;傳道者"。
情理與道德是我們修身治國平天下的基礎,它可能因為這幾個利益社會而式微。但主導它的權力在每個人手中,特別是在傳道者的手中,只有他們,能拯救這個冷漠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