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藏與露】
在這個“天下熙熙為利來,天下攘攘為利往的時代”里,每個人都受著鮮花、掌聲和閃光燈的誘惑。信息的發(fā)達使成名變得易如反掌。還有多少人能夠?qū)⒆约?ldquo;雪藏”?又有多少人心甘情愿獨坐一隅?
藏,是奏響成功的詠嘆調(diào)。莫言,這個由高密堅實的黃土地和碩大的紅高粱哺育的講故事的人,一舉摘得了人人夢寐以求的諾貝爾文學獎。在這之前有多少人聽聞過莫言的名字?他平實的如同那片黃土上的老牛,默默的耕耘著自己的作品。而當今社會中卻有無數(shù)小有名氣的作家因為出版了一部作品便洋洋自得,
也有著無數(shù)跳著腳去追逐獎杯拼紅了眼眶的人。正是莫言將自己的“雪藏”鑄就了他的夢,正是他的“藏”沉淀出一部部佳作在文學長河里熠熠生輝。
藏,是嶄露頭角的奠基石。李安,奧斯卡的最佳導演。他曾在家做了六年的“家庭煮夫”,也曾為了一部電影的細節(jié)不惜花上幾年的時間。昨天,他是一個默默無聞的遭人白眼的小導演,今日,他是電影界璀璨的明星。沉甸甸的小金人后,是他斑白的雙鬂;是他無數(shù)個日夜的伏案策劃;是輾轉(zhuǎn)了無數(shù)個片場的攝影機后的黑眼眶。相比當下一些明星秀盡下限粉絲繞膝,李安的成功是不是更加值得喝彩?沒有他昨日的默默無聞,也就沒有他今日的一鳴驚人。
藏,是豐厚內(nèi)涵的沉淀。錢鐘書夫婦曾說平生最想要一件隱身衣,能脫身于世俗之外,陶然治學。假如沒有梭羅的自我隱逸,就不會出現(xiàn)夢里的那片瓦爾登湖引起我們心靈的共顫。假如沒有季羨林的潛心苦讀,未名湖畔的爬山虎也就不會如此青翠迷人。
誠然,展現(xiàn)自我是一種能力,露一手更能博得滿堂彩,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需要嶄露自身的才華。然而,這些露是以“藏”為前提,經(jīng)過了那坎坷的藏,才會厚積薄發(fā),迸出奪目的光芒。藏,并不是超脫于世事之外,而是能堅守自我,放得下欲望耐得住寂寞舍得了享樂。不炫耀,不奢望,如那片落花生一樣,扎根于深深的土壤中。
冰山的威懾正是由于它藏在海面下的那部分。蒼天大樹的屹立不倒也正是它將根深深扎進土壤中拼命汲取養(yǎng)分的結(jié)果。讓我們將心深藏在精神的沃土中,用閑適寧靜的甘露灌溉,用真誠堅持的養(yǎng)分滋養(yǎng),開出智慧之花!
【篇二:顯隱之間有才乃大】
珍珠隱自己于貝殼之中,用時間淘洗出不滅的光華;鴕鳥藏自己于沙丘之下,用逃避顯示出荒唐的無知;寒梅顯自己于傲雪之間,用勇氣昭顯出凜然的氣魄;煙火炫自己于暗夜之中,一閃而逝留下匆匆的背影。一顯一隱一進一退之間,涇渭分明。
那如孕育著希望的麥田一般不露鋒芒,潛心實干的藏是充滿力量的。古有勾踐臥薪嘗膽的年復一年才大破吳國,顯出厚積薄發(fā)的氣度;今有錢理群先生25年潛心書卷交出首篇作品引發(fā)眾人關(guān)注,更有學界昆侖錢鐘書三年五載不聞其聲,每一鳴則震驚學界。這樣的藏,藏出了真知灼見,藏出了十年一劍。
那如卑躬于沙地間的鴕鳥一樣畏首畏尾,胸無大志的藏是單薄無力的。那只知求田問舍的許祀在劉備面前窘態(tài)畢露,他妄想藏自己于亂世,茍安一隅做他的一生酒囊飯袋,所以藏自己于田舍之間。再看清末的慈禧太后,企圖安安穩(wěn)穩(wěn)藏在內(nèi)憂外患風雨飄搖的朝廷之中,躲在長槍短炮對準的高樓碧宇之中,可不想一把火燒毀了她的春秋大夢。這樣的藏,藏不住丑態(tài)畢露,藏不住畏縮不前。
那如刺破黑暗的第一縷晨光一般的露,光華四溢之外美妙絕倫。毛遂自薦一舉如他所言是把錐子放進了袋子,才露出了鋒芒,孤身救國。諸葛亮與劉備草屋間分析天下大勢,才顯出才干,忠心為主。那一腔孤勇的岳飛于金戈鐵馬間表露國家大愛,抗金之勇動天震地,顯出民族大義,英雄氣節(jié)。這樣的顯,顯出勇敢正義,顯出了利劍出鞘。
那如煙火一般一閃而逝的顯是過眼云煙,看似輝煌實則蒼涼。古時趙奢之子趙括,不聽父親之言領(lǐng)兵出擊最終兵敗國衰,為趙國滅亡打下基礎(chǔ),紙上談兵的光輝一瞬換取千萬將士血流成河。今日我爸是李剛之流,郭美美之徒更是如過江之鯽,層出不窮,引發(fā)片刻的關(guān)注,烙印出這個時代的浮躁喧囂。這樣的顯,顯出了自以為是,顯出了淺薄無知。
錢理群先生在《夢話錄》中說:“年輕人都應(yīng)該潛心靜氣地去追求夢想,追求理想主義。”一顯一隱之間的平衡把握十分關(guān)鍵,其要義在于是否有真才實干,樹的根扎好了便不懼風必摧之,人的根扎好了便不懼群人嫉之。
顯隱之間,進退之間,有才乃大!
【篇三:竊竊藏,淡淡顯作文】
藏者,隱也,是于浮世收起自己的光華;露者,顯也,是于人間現(xiàn)出自己的一切。藏與露,不同的選擇,會有不同的得與失。
藏龍臥虎,于亂世積蓄力量。臥龍先生在天下大亂之時躬耕隴畝不似許汜等人趨附霸者。他藏起才華,靜觀天下大事,等待一個能讓他顯出光彩的明主。他從初出茅廬的火燒博望坡,到盡顯雄才的揮師北伐,一點一點地展露才華,終流芳千古。而同為謀士的楊修則因不懂“藏才”而被曹操斬殺。藏才顯能,需要的是準確的判斷。
隱朝避世,于巔峰收起光華。他是越王勾踐復仇成功的大功臣,是領(lǐng)軍百萬,揮斥方遒的權(quán)臣,光芒畢露。當功成名就,位極人臣時,他又一點一點隱藏才名,遠離朝野,在民間顯出自己的真性情。但亦是權(quán)臣的胡惟庸卻仗著自己的功績,氣焰日漲,終招致殺身之禍。藏功顯心,需要的是肯舍棄一切的勇氣。
大隱于市,于喧囂浮城覓心靈歸所。她是名作家之妻,大半生都掩在丈夫的陰影中。在丈夫臨終時,她從陰影中走出,堅定地扛起重擔,道:“有我。”在丈夫、女兒相繼離她而去后本以為她會永遠消沉或張揚度日。她卻選擇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一條路——重回“陰影”。她雖是大師,卻和普通人一樣享受著平凡的幸福。她在耄耋之年仍堅持寫作,將自己藏于都市,卻使她的文字顯于浮城。而今另有一些專家學者,整日出現(xiàn)在公眾面前,作品卻不斷傳出抄襲的丑聞。隱名顯文,需要的是笑看世事寵辱不驚的淡泊。
有一些人,還會大張旗鼓地顯露自己的本事,卻都只如曇花一現(xiàn),了無蹤跡。也有一些人,偷偷藏起自己的光華,平日低調(diào)不張揚,卻也在不知不覺間顯出自己的價值,默默流露出熒熒星火,點亮生命。
竊竊藏光芒,淡淡露光暈,于浮世浮城安享藏與顯的自在。
【篇四:酒與劍】
藏與露,乃為人處世之大智慧。藏者如酒,隱于幽深渾厚窖泥之下,谷物與泉水相輔相成,日積月累,方有啟封之日醉人醇香;露者如劍,現(xiàn)于金戈鐵馬仗劍獨行之時,如紫電青霜奪目耀眼,出必見血。是故藏如酒則流芳百世,露如劍則青史留名,大丈夫者,必兼此二德。
藏如酒,須得酒之真意。夫酒家釀酒,取谷物精華蒸熟,加以清泉酒曲,壇中。依山者藏之深洞,臨江者則以厚重泥土封之,歷經(jīng)春去秋來,斗轉(zhuǎn)星移,得大地之醇厚,融五谷之甘美,蘊清泉之靈氣。他日或啟之,盛之以銅杯玉盞,方顯其歷時光之濃香。為人亦應(yīng)如此,青年如釀酒,須遍閱天下知識,博采百家之長,以為日后發(fā)展之濫觴;中年如藏酒應(yīng)不懈為學,努力探究,磨礪己身,取水滴石穿、鐵杵成針之意,去瑕現(xiàn)瑜。惟有經(jīng)少年之釀,中年之藏,才能得為人之成就,三不朽之功績。
露如劍,應(yīng)知劍之大勢。劍者,不偏不倚不彎不曲,堂堂正正中氣浩蕩,自古為為君為圣者之兵。持劍者持正道,無匕首飛針之陰毒,斧鉞錘戟之霸道,處世如劍,該露則堂堂正正而露,不取陰謀詭計,不借蠻力壓人。孟夫子愛劍,為人處世亦如劍,自曰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其浩然二字,無乃言處世應(yīng)如露劍之浩然乎?故露如劍,方顯為人之氣節(jié),處世才得如劍般勢如破竹,中正坦蕩。
古之圣人,或似酒,或如劍。老聃、莊周似酒,遺世獨立,感悟自然,默默隱于世外,沉淀性情,修養(yǎng)本身,然其思能留傳千古,潤物無聲;孔丘、孟軻如劍,積極出仕,廣收門徒,奉行仁義,不偏不易,立德于人,立功于國,立言于千秋萬代。由是方知藏如酒、露如劍之言不虛,太白者,為人窮能如酒,達能如劍:藏于蜀中之地博覽群書,發(fā)奮求學,不求聞達,是謂如酒;露于紫闕龍庭貴妃磨墨力士脫靴斗酒詩百篇,是謂如劍,其萬世““詩仙”之名,豈非酒劍之道名證?
藏如酒,方能留香;露如劍,方能留名。為人者須謹記個中之道,籍之在方圓變化間藏露,覽人生之大風景產(chǎn),留世間不朽名。
【篇五:莫負秾華】
長久以來,我最景仰的人是耶穌。他來到人間,表面看去與普通人無異,甚至困頓、貧苦、不被人接受??墒悄悴恢赖拇葠叟c智慧,都鎖在他心里,隨他去海角天涯。因之人們崇敬他,并不僅因為他是先知,他是神之子,更因為他不曾因為這些光芒而自得。他將它們鎖進長夜里,卻更加璀璨地映射出他的愛。藏與露的恰當結(jié)合,才使他成為完美的救世主。
藏多露少,是金子也會被湮沒進泥砂。古來隱士莫不如此。他們將才華與鋒芒默默收斂遁入山林孤芳自賞,竹籬茅舍自甘心。他們似是最大的贏家,可很難說這究竟是不是一場勝利。他們是滿腹經(jīng)綸,他們的文韜武略,都僅僅在山林中慢慢腐朽,豈不可惜?!稄V陵散》競無人傳承,令多少人扼腕跌足而嘆。許地山的《落花生》里說花生可貴之處在于它把果實埋在地里,可前提是,它亦有伸展在外的枝葉讓人知道它在這里,而不是藏得滴水不漏只讓人看見一片田壟。這樣方不至于辜負大好秾華。
藏少露多,是寶劍也會被打磨掉鋒芒。早年的李白,動輒高呼“天子呼來不上船”,“我輩豈是蓬蒿人”,一句詩就仿若一把火炬。他受皇帝欣賞,甚至讓寵妃研墨幸臣脫靴,曾讓多少人歆慕不已。稍后的蘇軾,雄風千里,文采飛揚,“嬉笑怒罵,無不鼓舞于筆端”,他把針尖麥芒的批判全部融進行云流水的文章??删褪沁@樣兩個人,一身才氣耀如陽光,卻單學不會隱藏。于是他們最引以為傲的東西給他們帶來了最大的災(zāi)難。張潮說:“景有言之極幽而實蕭索者,煙雨也;境有言之極雅而實難堪者,貧病也”,后人綴補的一句“人有言之極歡而實艱難者,才子也”,無疑是對他們最好的寫照。因為不知“藏”,他們美好浪漫的秾華時光被迫白白流逝而未能站到他們本可以達到的高度。
亦有一類人,他們善藏亦善露,方使自己的抱負得到實現(xiàn)。譬如諸葛亮。他的人生價值無疑比隱士們高,他的內(nèi)心也無疑因為才學得以施展而比李、蘇快樂,唯有藏與露相得益彰才能讓自己不再遺憾。
生命原不是一路高歌激情飛揚的旅程,亦不是時時謹慎垂眸沉思的路途。張曉風說:“如果花香也有顏色,玫瑰花香所掘成的河川該是紅色的,梔子花的花香所掘的河川該是白色的,但白色的有時候比紅色更強烈、更震人。”藏與露,若玫瑰和梔子,玫瑰艷麗梔子素凈,誰都不曾壓倒過誰,總須時時點綴,人生才不至單調(diào)。
于最好的年華,將藏與露結(jié)合,把人生開成崇光溢彩的花園,莫辜負這秾華歲月。
【篇六:藏露摻半如末名】
暑假煩悶的夜晚,與好友漫步至末名湖畔,天上的月光傾瀉在如鏡的湖面之上,湖邊的翠柳用細長的枝條逗弄著湖水,于是末名湖笑開了花,一圈圈的漣漪便擴散開來。間歇的蟬鳴聲中夾雜著花兒的芬芳,于是靜謐的薄霧彌散開來。
呵!好一泊寧靜的末名湖!在你詩意的水面之下又藏著多少歷史的沉淀,文化的結(jié)晶?而你又用這末名之水哺育了多少如你一般靜的北大人?原燕大校長司徒雷登摒棄美國奢靡生活,只身前往中國傳教;北大教授胡適拒絕高官厚祿而重返三尺講壇。北大師生們,一次又一次演繹出末名之氣,他們于塵器中藏一顆靜心,于混沌中藏一方凈土。季老曾說:“現(xiàn)代人的靈魂已暴露殆盡。”是啊,在高富帥,炫富女輩出的今日,韜光養(yǎng)晦未嘗不是一種智慧。“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古人所追求的正被功利之心一點點蠶食。所以停下腳步吧,何不為自己藏一方凈土,一彎淺水呢?淡泊,也許是現(xiàn)在我們浮躁內(nèi)心真切需要的。
一滴雨水打斷了我的沉思,我抬頭看天,空中烏云密布,一番大雨將至之象。頃之,雨水密集地砸在水面上,閃電劃破天空。水面上狂風四起,波濤洶涌,水擊磐石,發(fā)出“啪啪”巨響,水花四濺似虎,似狼,有吞并萬物之勢。此時的末名湖,一改其嫻靜之氣,終于揭開了她的面紗,露出了其大氣磅礴的一面。
呵!好一泊壯闊的末名湖。民國之初,當莽莽神州渾渾噩噩地酣夢時,西方的堅船利炮已接踵而至。國內(nèi)一片混亂,無人敢于承擔責任,收拾亂局。是他們,堅守著“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校訓的北大學子們站了起來,他們以血肉之軀為刃,亮劍出鞘,斬開他國封鎖的桎梏。陳獨秀、李大釗、魯迅等北大教授也紛紛加入戰(zhàn)斗,他們用自己的赤子之心捍衛(wèi)著祖國的尊嚴,他們露出了自己的滿腔豪情,露出了勇于承擔的大氣,更露出了那足以改變世界的北大精神!
沉思歷史,反觀當今,為何7。21動車事故后,各部門踢皮球般推卸責任?為何老太橫臥路邊血泊,卻無人上去攙扶?為何國足高層腐敗,卻無人敢于檢舉?自詡為“GDP世界第二”的我們,卻缺乏敢“露”的精神!一些人太平無事時心比天高,危難時卻狗熊般怯懦,可悲??!我們?nèi)狈Φ牟皇墙?jīng)濟指標GDP,而是一種敢于擔當?shù)木??如果人人在關(guān)鍵時刻都不愿“露”,囿于自己的小世界里,那中國又何以走向進步?
夜已深,該回去了。我戀戀不舍地回頭看了看末名湖,她曼妙的身影半隱于黑暗,半露于月光之下,無比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