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師是我的班主任。他有一把屎黃色的戒尺,上面有一堆類似于古訓的亂七八糟的小字。本應直長的尺子,活生生變成了癢癢撓。
老師批評學生本是一件煩惱的事兒,但他的批評別有一番“風味”。我們每每做錯題,老師與戒尺便橫空出世了。我們是又怕又愛啊,怕的是老師動了真格的;愛的是,從此便長了記性。
劉老師在我們心中的形象是高冷霸氣而又和藹可親。他的黑邊防藍光小眼鏡兒,又給“老劉”一角兒添了幾分古代書生的氣質。但嚴肅起來,不僅又讓人想到了古代私塾里的古板的先生。
說起“老劉”這個綽號,還是某位頑皮的同學在空閑之時偶然想出來的,就因為“叫著好聽,聽著順耳”,所以自此傳開。好一個“壞事”傳千里!不多久,猶如歷代王朝更名改號,廣泛傳開。由此,“老劉”為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老師又多了名號:老劉、劉老大……,一個個名號中寫滿了學生對老師的愛。
老師還是個“吹牛大王”,總愛借上課時間“炫耀”自己上學時的天才事跡。“當上班主任”和“考上大學”已經聽了數(shù)遍,但每次老師一開口,同學們還是興致勃勃地像聽小說般入神。
一部一部的“史實”,如果出書的話,我已經幫老師想好了書名,比如《吹牛大王養(yǎng)成記》《我是如何考上大學的》《我行你不行》等等。另外,最近劉老師又特推出《我的兒子》以及《我教我兒子》《我舍不得我兒子》,還有待于高度商酌的《我兒子上哪個大學》。
我們的“劉老大”是一位很特別的老師,他不是語文課本里的“高標”“燈塔”,他是同學們心中知心的朋友、超級英雄,以及一個鉆石般千金不換的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