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曾在《師說》里寫道:“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對此我的理解是:老師不只是簡單的教書匠,還要教授學生為人處事的道理和主動學習的可貴品質(zhì),一位好的老師如一個知己,亦師亦友。
在我轉(zhuǎn)學后便遇到了這樣一位好老師——劉老師。她有一頭烏黑的長發(fā),帶著一副白邊框眼鏡,一雙眼睛炯炯有神,若不是臉上的皺紋透露了秘密,誰也看不出來她已人到中年。
轉(zhuǎn)學那天,我早早到了教室,見有幾個同學就打了聲招呼,然后到座位上坐下。剛準備讀書,便聽到同學說老師來了。我抬眼一望,一個中年的女老師走進教室,手里只拿了一本語文書,步調(diào)輕盈走到講臺旁。臉上毫無笑意,十分端莊,不禁令人心中生起了敬畏之情。不過后來發(fā)現(xiàn),那種敬畏并不是令人敬而遠之,而是令人敬愛與尊重。
課堂上,她的聲調(diào)抑揚頓挫,準確生動,引領我們探索分析課文。老師分析細膩,讓人很容易理解,我不由得心里生起一種敬佩之情。下課后,她并沒有離開教室,而是把目光轉(zhuǎn)移到我身上。她向我走過來,臉上的嚴肅化為了笑容。她問我之前在哪兒上學,叫什么名字,課有沒有聽懂,我一一答復,最后她還說講了幾句鼓勵我的話,讓我好好學習。她對我這個初來乍到的轉(zhuǎn)校生的關(guān)心,使我倍感溫暖,原來這位看起來嚴肅的老師是如此的平易近人,和藹可親。
老師在講課時很嚴肅,那樣子確實令人敬畏。記得一次上課,老師出去了一趟,幾個調(diào)皮的同學說了幾句話。班里同學們一句又一句就炸開了鍋,都在竊竊私語。沒過一會,老師回來了,大家都靜了??捎袔讉€孩子趁老師在黑板上寫字的時候,又說了幾句話,班里又鬧了起來。這時,劉老師轉(zhuǎn)過頭來,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她提高了語調(diào),大家才停了下來,可老師的表情卻越來越嚴肅,“唰”的一聲書被合上了。眼里充滿氣憤,臉緊繃著,接著便開始對我們提出了嚴厲的批評。她苦口婆心告誡我們,我們只得低頭默默在心里對老師檢討著自己。
劉老師就是讓我們對她既敬畏而又敬重,讓我對她記憶深刻,師者便是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