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月的圓缺,我不知道是否還會有中秋之夜的溫馨醉人;如果當時米洛斯保留了美人如玉的雙臂,我不知道今天是否還會有維納斯的風情萬種,如果我們不費吹灰之力便能蟾宮折桂,我不知道是否還會有風雨中披荊斬棘的大快人心……
月正因為有了它殘缺的一面,才會在月圓時那驚鴻一瞥的難忘;正因為有了米洛斯那斷臂殘缺處的光輝,才會有維納斯那千古永存的風彩;人也正是因為有了旅途中的舉步為艱,才會有在成功一刻的興奮雀躍!正因為有了不同的面孔,才有不一樣的欣喜,不一樣的收獲。
當我們站在青春的末尾,無奈,生命又怎會完美,怎會一成不變,當別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是你不同的那一面,當好與壞面對面的時候,我們又該如何看待呢?
大漠長煙,孤泉冷月,蕭蕭聲,長風千里,《西游記》中,我們對這師徒四人的堅韌印象十分深刻:
玄奘,常常是被人說做懦弱沒有本事的人,但在我眼中,他卻是智慧與忍者,勇敢與堅持的化身,一路西去,正因如此,他才成為領頭人,不是嗎?
悟空,這個幾乎從崇拜的藝術形象,卻也有人說他為一個調(diào)皮搗蛋的小毛猴,若是沒有那么多的巧合,他又會如何?
八戒,想必是常常被嘲笑的角色,可在有些人眼中,他才是最懂得堅持的,沒有誘惑沒有猶豫,又怎會顯示出他堅持的可貴與艱難呢?
沙僧,他總是那個默默的人物,不茍言笑,老實本分的一個獨行者,然而他的步伐卻絲毫不慢,在有些人的眼中,他或許才是那個心中最勇猛、最堅強、最具熱情的行路者。
行路難!多歧路。烈烈的邊塞之風吹得我眼睛生疼,恰逢百年,當我們合上這本古書,聽著耳邊的議論與說笑時,我們該如何去想呢?玄奘有他怯懦,也有他的忍耐;悟空有他的勇敢,也有他的頑劣;八戒有他的退卻,也有他的堅持,沙僧有他的老實,也有他的熱情。一本書,正是有了這一正一反的對比,才造就了一個個鮮活靈動的生命!
歷史已悄然走過,泛黃的書頁已告訴我們該如何面對這不同的面孔,當歷史與現(xiàn)實面對面,當批評與褒揚面對面,當我們與世界面對面,即使批評又怎樣,即使辱罵又如何,我們正因為有了這些才獲得了成長的歷煉,中國的發(fā)展道路還很長,當面對截然不同的評價時,讓我們坦然接受;我們成長的道路還很長,當面對完全不同的面孔時,讓我們嘆一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面對貶低,面對褒揚,我們就讓它們面對面吧!把它當作是歷煉,把它化為成長的動力,在青春的路上,留下我們飛揚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