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我們受到的教育都是如何努力,如何堅持,如何永不放棄。其實,很多時候,放棄,也是種美麗。
放棄是寄情山水,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飄逸之風(fēng)。“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是他不安于現(xiàn)實的宣泄。生性自由的他,怎耐得住皇家苑囿的束縛?拋棄厚重的俸祿,用曠達(dá)的心態(tài)去面對人世,寄情山水使他具有不同凡俗的高風(fēng)亮節(jié),他的才思留給了后人,更將他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飄逸之風(fēng)留給了子孫后代,用他的詩詮釋著人生真正的意義。他的放棄,成就了一代詩仙——李白。
放棄,是隱居田園,悠然自得的和諧之風(fēng)。“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心向往自由的他,毅然決然的辭官回鄉(xiāng),安于“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農(nóng)耕生活。他的志趣,他的睿智,他的曠達(dá),因舍棄官場黑暗污濁而愈加彰顯。他的放棄,成就了一位文學(xué)史上最偉大的田園詩人——陶淵明。
放棄,是能屈能伸,重振旗鼓的豪邁之風(fēng)。“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戰(zhàn)敗的他,成為夫差的階下囚。他放棄帝王之尊,飽受屈辱,為奴三年,終被放回越國。他臥薪嘗膽,不忘過去的恥辱,重整旗鼓,勵精圖治,成功復(fù)國。他的放棄,成就了春秋時期最后一個霸主——越王勾踐。
放棄不是妥協(xié),不是失敗,也不是無能,而是為了更好地獲得。小溪放棄平坦,是為了回歸大海的豪邁;落葉放棄樹干,是為了期待春天的蔥蘢;蠟燭放棄完美的軀體,才能擁有一世光明;心情放棄凡俗的喧囂,才能擁有一片寧靜……
有時,放棄也是一種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