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個故事,是一個女孩和母親引出的,雖然并非親身經(jīng)歷,但愛總會在身邊,是如此珍貴,觸動了我的心。
女孩年紀(jì)不大,她這段時間總在路邊走。放學(xué)后,她總是會到燒烤店的周圍去,裝做走進(jìn)隔壁的超市,為聞一下誘人的孜然味。她走出了超市,駐足在店前。
“姑娘,我們的燒烤很香的,來一串吧。”老板娘拿起幾串剛烤好的羊肉串,想要遞給女孩,“別的地方可吃不到這么香的。”
女孩把錢包掏出來,那個錢包已經(jīng)很扁了,只剩下了幾張十元和零散的幾枚硬幣,這可是她半個月的伙食費(fèi)呢。她又馬上把錢包塞進(jìn)褲兜,向老板娘道了聲謝就離開了。將近十個小時,她都在附近徘徊,沒有回家,在她心中也許沒有“家”的概念。
女孩的父母離婚了,她跟著母親,母親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她,對她的愛護(hù)變成了嚴(yán)加看管,限制她買東西,限制她交朋友,她將近十年都被這樣的愛縛著,對“自由”的渴求讓她產(chǎn)生了離家出走的念頭。
母親工資不多,沒有多少可以給她當(dāng)零用錢的,她是三五塊贊起來。她帶著所有積蓄,和母親定下約定,為期一個月,用零花錢讓自己生活下去?,F(xiàn)在剩三周。
這時燒烤店的客人漸漸少了,是較為清閑的時間。在不遠(yuǎn)的馬路對面瞧見了女孩,老板娘把幾串羊肉烤好了,給她送了過去。
“阿姨,我的錢不夠了,抱歉。”
“不用你付錢,放心吃吧。”
“謝……謝謝。”
往后的兩個星期,老板娘都會把羊肉串烤好,等著她放學(xué),合著一碗炒飯一起。
轉(zhuǎn)眼到了最后一個星期,女孩的堅持的期限快要結(jié)束了。老板娘像往常一樣等著她,她吃的時候,老板娘陪著她一起,問了她一個問題。
“你不好奇是哪位好心人替你付的錢嗎?”
女孩停下了筷子,沉思片刻。
“該回家了。”老板娘輕輕地說。
女孩起身便跑走了,往家的方向。她才明白,她離不開母親。哪有那么熱心的人啊,對自己最好的只有母親。母親什么時候打過她?什么時候虧待她?母親把最好的一切都給了她。盡管不是最昂貴的,但那也是最珍貴的。
是啊,人世間,最珍貴的,莫過于親人給予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