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就聽老一輩人常說,慢工出細活,這告訴我們做事不要追求速度,這樣才能保證質(zhì)量。我對這句話也是深信不疑,一件事做得太快,最后的結(jié)果自然不會太好。我有時也曾聽說過某知名畫家在其家中大展身手,三分鐘便畫完了一幅扇面,我很不相信,認為報道上說他三分鐘的畫,應(yīng)該是提前畫好的,其實三分鐘只添其中一小點,并且畫得十分雜亂,直到這樣一位老師的出現(xiàn)。
初次見他是在茶會上。只見他身著一件藏青色長衫,一條寬松的褲子,手上盤了一串核桃,手里拿了一杯茶,一副怡然自得的樣子。我不禁對他起了興趣,這人的文化氣息挺濃的!我問了問身邊的人,他的職業(yè)是什么,他們告訴我,他是位畫家,尤其擅長短時間作畫,從提筆到畫完不超過十分鐘,這一下子引起了我對他的好奇。我提出疑問,作畫怎么可能這么快?他站了起來,來到書桌前,對我說:“你可看好了,今天我讓你改觀!”我默默地想著這也太狂了,今天就看他能畫些什么,只見他氣定神閑地拿起一支筆,在清水中揮了幾下,讓筆吸滿水,好調(diào)濃淡變化,他只用一種顏色,黑色,便要畫出整幅畫來。他用毛筆取適量的水,刷刷幾筆,一只活靈活現(xiàn)的小雞便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我感到驚訝,他竟如此之快,畫得也十分生動,我的想法有了一絲轉(zhuǎn)變。轉(zhuǎn)眼間,他又畫了幾只小雞,隨后他使用較淺的墨勾畫出幾根遠處的竹子,而后又用較濃的墨畫出近處的幾根竹子。然后,他使用一支較小的毛筆,勾出竹節(jié)竹枝上的小枝,又一片片地添上了葉子。
他一邊畫一邊說:“掌握畫畫的技巧,畫出來很快的,只有臨摹才會畫得慢,你看上這個竹葉,它是成組出現(xiàn)的,而且都呈個字型和介字型……”聽著他的話,看著他的畫,我開始沉思,是否我的觀念出了問題,我也對自己曾經(jīng)對待這件事情的態(tài)度感到抱歉。
從這件事以后,我便相信不一定非要慢工出細活,而是如果在同等質(zhì)量下更快肯定是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