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搬到新家時,都需要一個適應(yīng)的過程,新的環(huán)境、新的鄰居……我們家也是如此。
我們幾個月前剛搬到這里,一切對我來說都很陌生。最適應(yīng)不了的是馬路對面吵鬧的建筑工地和住在樓下的建筑工人。
一天早晨,太陽還沒完全從地平線上升起,對面的建筑工地就開始發(fā)出一系列的“噪音”吊車、水泥攪拌機、挖掘機,好像都要去趕集似的,忙個不停??晌乙稽c兒也不喜歡這種聲音,總覺得它在故意和我作對。這時,樓下的工人們出門了,“乒乒乓乓”各種鐵制工具發(fā)出的刺耳聲音讓人聽了耳朵直難受。“快點!都四點多了!”一位工人“洪亮”的聲音穿透整幢樓。我實在忍不住了,穿上一件外套就出門對樓下的工人喊著:“才四點,你們讓不讓人睡覺了!”那些工人聽了一句話也不說,只是默默地下樓了。
令人慶幸的是,對面的工地終于施工完成了,再也不用被嘈雜的聲音吵醒了。但在工地施工結(jié)束之際,我卻對那些工人們改變了看法。
“快點!你看看你,手腳那么笨……”今天,我又一次被吵醒了。“你們別講話,快點兒搬東西!”隨后,是一陣我非常“熟悉”的工具發(fā)出的噪音。“你慢點,別碰著!”“知道了,你別啰嗦!”無數(shù)次被吵醒的我此時的憤怒已經(jīng)無法用準(zhǔn)確的詞語來表達(dá)了,我想打開門再提醒他們已經(jīng)打擾到居民們的休息了,剛打開門,我聽到這樣一段對話:“快點吧,車五點就走了!”“現(xiàn)在都四點二十了,你快一點??!”我這才知道,他們是從鄉(xiāng)下到縣城里來打工的。
我止住了腳步,不知道為什么,我突然想把這段對話聽完。“老李啊,都半年多沒回家了,也不知道家里怎么樣了,唉……”。另一位工人說:“我兒子生日就快到了,前幾天打電話說又考了一個第一名,打算給他從集市上帶點東西呢!”。第一位工人又說:“我呀,家里還有個老母親,腿腳不是太方便,希望她身體還好吧……”“走吧!”說完,他們便走了。我回想剛才他們的對話,好像一下子理解了他們。誰都不想丟下家人,一個人奔波在外,他們是在為父母為妻兒經(jīng)營幸福呀!
我忽然覺得工人們一走,這幢樓里就少了些熱鬧,平日里的吵鬧聲已經(jīng)成為這幢樓居民生活中特別有意義的一部分,他們讓大家體會到為家人幸福打拼的艱辛與快樂?;叵脒@段時間里我還多次沒禮貌地沖他們發(fā)火,我真覺得臉紅。他們雖然只是普通的建筑工人,但是沒有他們,哪來這些高樓大廈,哪有我們的幸福生活呢?
現(xiàn)在,那些工人們就這樣匆匆搬走了。或許,今早的喧嘩聲就是他們留給我們最后的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