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科技也日益先進,越來越多的新生事物涌入我們的生活。我們也要學會用正確的態(tài)度對待這些新生事物。
在古代社會,中華文明曾長期走與世界前列。明朝永歷年間,鄭和七下西洋,可謂“開拓萬里波濤,國威布于四方”,這說明中國當時的航海技術(shù)走在世界前列。百余年后, 西方文明逐步興起。明朝萬歷年間,日本關白豐臣秀吉入侵朝鮮,明軍應約入朝抗倭,最后取得勝利。明軍之所以能夠大獲全勝,其主要原因就是明軍裝備了大量火器,而這些火器不單單是中國本土制造的火槍,還有著許多小型加農(nóng)炮,這些佛朗機炮是中國人向葡萄牙人進口并仿制的,后來努爾哈赤也喪命于紅衣大炮之下,這充分的展示了明朝時期中國對新生事物采取接納的態(tài)度。但隨著中國封建制度的日落西山和統(tǒng)治階級的保守頑固,中國對于新生事物的態(tài)度逐漸由接納變?yōu)榱说种婆懦狻5蟮堕L矛終究敵不過軍艦大炮,中國淪為了半封建半殖民化社會。這些慘痛的歷史教訓告訴我們,對待新生事物要采取接納的態(tài)度。
新生事物也是一把雙刃劍,在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不知不覺的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淘寶、美團的出現(xiàn)使我們足不出戶就能夠購物、訂餐,但這也讓我們過分的依賴手機,成為屏奴一代。當下先進的信息技術(shù)在帶給我們方便的同時也改變著我們的書寫和閱讀習慣,屏幕化、碎片化、快速化、淺層次閱讀盛行;各種鍵盤消解了我們的書寫技能,層出不窮的智能終端讓我們患上了輸入法依賴癥。提筆忘字,網(wǎng)絡詞典讓我們享受便捷輕巧的同時也失去了咬文嚼字的味道,網(wǎng)絡流行語帶來簡明曉暢、通俗風趣的同時,也消弱了漢字的美好。
新生事物有利也有弊,我們雖然不能全盤接受所有的新生事物,但也不能像別里科夫那樣拒接新生事物做一個裝在套子里的人。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我們對待新生事物應該取其精華,棄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