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同家人去南寶山的木梯羌寨避暑,寨子是安置地震災民修建的,在山頂。寨子并不大,目前應該是準備打造成旅游點,所以還在擴建。游客與其他的避暑景點相比不算多,但也不少。七八戶人家全部住滿了。費用其實挺便宜的,100元一個人,包含三餐及一晚的住宿。所有人家都是房主自己做飯,客房也都是房主自己收拾整理。
我們住的那戶人家的老板很熱情,飯菜雖然沒有餐館里面的豐盛,但基本都是他們自己種的,臘味也是他們自己做的,隨時都在幫我們添菜。到了晚上我們吃要烤全羊,老板很熱情的帶我們?nèi)ベI羊,然后殺羊、烤羊、煮羊雜湯,一直忙到晚上12點過,看著我們吃羊肉吃的香,老板臉上全是藏不住的笑。那是我長這么大吃過最香的烤羊肉。我們基本凌晨一點才睡,而老板一家還要收拾屋子,不知道他們多晚才休息的。
第二天一早就下起了大雨,洗漱完下樓的時候老板已經(jīng)準備好了早餐。因為大雨所以也不急著出門了,便和老板聊了起來。他說,地震后他們剛搬來這里的時候什么都沒有,就只有一座政府安置的空房子,兩個兒子要讀書,房子要裝修,他們沒有文化,只有靠體力勞作。好在人不懶,兩個兒子也聽話,什么事都能幫著做。漸漸地才好起來的。
我印象特別深的是老板說他們那時因為地震從大山里出來,進城的時候很是害怕,話都不敢說,因為沒有文化,什么也不懂,怕別人笑話。他說這話的時候笑容里藏著酸澀,他說他們是吃了沒文化的虧,只有做體力活,要養(yǎng)活家人,就必須要勤快一點。他們這邊夏季的時候客人很多,他就在家里自己接待客人。淡季的時候他就去打工,這邊在發(fā)展旅游,到處都在打造,對人力的需求還是很大的,所以一整年的收入算下來也差不多有十多萬。
我算了算,按一年十萬來算,一個月也有八千三百多。這個收入趕得上城里大多數(shù)白領的收入了。當然這實在沒有什么可比性,畢竟白領朝九晚五,而這個老板每天都很忙碌,辛苦的程度也要高的多。但我想說的是,他們從大山里出來,除了一座房子什么也沒有了,孩子要讀書,全家人要解決溫飽,其實一開始的日子對他們來說應該是很艱難的,他們雖然沒有文化,但他們卻將“天道酬勤”的精髓發(fā)揮到了極致。實在讓人欽佩!
其實生活從來不是那么容易的,但生活也真的沒有那么艱難的。
天道酬勤!對誰都是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