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天開始,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游世界
從明天開始,關(guān)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座房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海子
那是一本有點(diǎn)破舊的書,紙張泛黃帶著歲月的折痕。翻到77頁時,一段文字闖入我的視網(wǎng)膜,竟是那樣情不自禁地念了出來“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那是一個怎樣的人?可以寫下如此溫暖的詩句。遠(yuǎn)方似乎有人在呼喚,我真切的感受到了內(nèi)心的碰撞,那是對幸福的感知和求。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曾捧著這本詩集細(xì)細(xì)品閱,他們是否能讀懂這個叫“海子”的人。又有多少人曾輕聲念道,“從明天開始,做一個幸福的人……”
還會有人記得他嗎?也許早在1989年的春天,在那條破舊的鐵軌上,他已經(jīng)被一輛疾馳的火車帶走。于是這個世上再也沒有一個叫“海子”的人。這是屬于他的開始。
生命如同曇花一現(xiàn),短暫的美麗過后,又開始期待新的綻放。對于海子來說,死亡也許會是新的開始,是告別塵世煩惱的一種選擇。然而,生命的逝去不曾磨滅他那一聲聲呼喚。他的詩被留下,被印在千千萬萬張紙上,被散落在世界各地不同角落里,經(jīng)過無數(shù)陌生人的手,不知被多少人深情朗誦。
不知又過多少年,一本詩集被翻開。于是,我又想起那個溫暖的詩人——海子。他告訴我們,“明天將是新的開始,去學(xué)會做一個幸福的人。”
漆黑的夜,閃爍著微弱的燭光,一根蠟燭將要燃盡,那是怎樣的荒涼。忽然想起葉芝的那首詩,“當(dāng)你老了,雙鬢斑白,睡意昏沉,爐火旁打盹,請取下這部詩歌……。”人到了晚年害怕的不是死亡,更多的是寂寞。人們常常會忘記往事,甚至是朋友和愛人。這時候全世界似乎陷入了黑暗,只剩無限孤獨(dú)包圍這自己。
詩人和作家似乎猶能感受寂寞的煎熬,死亡便成了另一種開始。
當(dāng)《傾城之戀》熱播時,有人感動,也有人心痛、淚流。可是還會有人記得那個盡一生憂愁寫《傾城》的女子嗎?請許我再溫情地喊一遍她的名字,“張愛玲”。在某個孤獨(dú)的清晨,在那個異國的公寓,她被人發(fā)現(xiàn)時尸體已經(jīng)開始腐爛,臉上卻依稀可見安逸的笑容。對于張愛玲來說,死亡也許是一種結(jié)束,向孤絕的告別,于自我的解脫。
每個人都將擁有屬于他的開始,無論是海子還是張愛玲。他們雖然選擇了死亡,可是他們的情感依附在文字上一直被延續(xù)下去,終究會遇上一些讀得懂他們內(nèi)心的人。那是置于生命之外的另一種開始。最后的最后我還是不禁喃喃道,“從明天開始,做一個幸福的人……。”
我一直堅信,幸福的人會迎來屬于他的開始,再冷的冬天也總有一點(diǎn)要回暖的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