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千秋,一個平凡的人民老師,當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摧垮他們的教室時,他用自己瘦小的身軀為四個學生撐起一片天空,從死神手中挽回了四個小生命,而自己卻未能幸免。
誰說人間沒有真情,誰說人間沒有真愛?譚千秋的所作所為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嗎?愛是一束光,能照亮所有的地方,能包容世間萬物。
洪戰(zhàn)輝的愛是無邊的,他在自己家庭并不富裕的情況下,毅然擔起了撫養(yǎng)毫無血緣關系的妹妹的責任。他可以像別人一樣置之不理,也可以把那個毫無血緣關系的妹妹送到孤兒院,但他并沒有那樣做,因為他知道愛是偉大的,是無邊的,即使是對一個毫無關系的陌生人。
任長霞的愛是無邊的,她自始至終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無論在什么時候,只要是群眾反映的問題,她都會親自處理,她可以像其他的公安局長一樣,派下屬去處理那些問題,也可以把責任推給別人,但她卻始終是親自處理,因為她明白自己就是人民的公仆,愛人民便是愛自己。
馬復興的愛是無邊的,他用一雙斷臂在黑板上寫下自己的智慧,用斷臂為山區(qū)的孩子打造一片夢想的天空。他可以像其他殘疾人一樣,接受別人的幫助和同情,也可以向命運妥協(xié),在痛苦中渡過一生,然而他沒有,因為他清楚只有向命運抗爭,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他要把愛的火種留給自己,也要傳給別人。
那個在地震中用自己的身軀為熟睡的孩子們撐起一座“母愛之橋”的母親,用行動詮釋了母愛。“孩子,如果你還活著,你一定要記住,我愛你。”這句平實而又感人的話便是她留給孩子最后的愛,這句話也將成為這個孩子一生中最珍貴的財富。
無論是撫養(yǎng)毫無血緣關系的妹妹的洪戰(zhàn)輝,還是為維護人民利益而不惜獻身的任長霞,無論是用斷臂譜寫人生的馬復興,還是用躬身搭建“母愛之橋”的母親,他們的所作所為都闡述著同一個真理,愛是偉大的,是無國界的,只要是有愛的地方,到處都會有醉人的花香。
大愛無邊,有愛的家是幸福的,有愛的社會是溫暖的,有愛的民族是不可戰(zhàn)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