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白癡”到“我是白癡”,是自嘲,亦是同化;是自我安慰,亦是從眾效應;是認同,亦是標簽。我對自己的逐漸認知,來自他人一言一行貼標簽的影響。你可別說,不受干擾,行不行?不行??!原生態(tài)環(huán)境及年幼是既定的客觀條件不易改變。
媽媽眼中的我。我雖然智商低,但我話少,乖巧聽話,當然是與妹妹相較而言。在媽媽的世界里,我是需要也被滿足需求的那個關愛的孩子,或許源于血親之濃愛吧!所以,感謝不負放手,我仍然是內心充滿陽光,飽含愛意的那個與眾不同獨一無二的媽媽親親寶貝。媽媽,你知道嗎?我愛您!
同學眼中的我。班中絕大多數(shù)同學好像都不喜歡我,幸好班長和跛腳還算是唯一的“朋友”。比起班長的權威,我更信任跛腳,大概可能是同病相憐吧!你懂的!頂著巨大的力量,我在糾結矛盾中生存。真是幸運的記憶幫助了我,快樂的事我會記得很清楚,難過的事如秋風掃落葉般曇花一現(xiàn),所以,每天去上學,是最幸福的事。因為那里是我這朵花綻放的平臺。有需要我做的工作,比如給全班同學提水,路上還可以聽見小鳥悅耳動聽的美妙伴奏,給老師到一杯水,溫的。嘿嘿,被需要的感覺真好。這讓我很開心哦!
老師眼中的我。“今天,✘成為我們班成績貢獻最大的,零分!”老師宣告道。同學們哈哈大笑,我也跟著笑。這可能是表揚我吧!但我不明白,為什么此后每逢考試,老師就不讓我上學,這使我不開心。但媽媽會告訴我,在家也一定要好好讀書,于是我就把課本拿出來抄字。時間好漫長,怎么還沒到明天呢?數(shù)學老師對我好,他教我秘訣,每次把試卷都填“1”,我就照做,(因為自打我入學,老師就對我說,人家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有的“1”,我看沒寫好,就擦掉重新認真寫一遍。終于從零分上升到十二分。老師開心極了,我也開心。由于家長反應孩子視力問題,我們開始大風吹活動(輪換座位),只有我沒動。幸好跛腳為我爭取權益,在垃圾桶旁和水壺旁來回吹動,我可以不用一直撿掉在地上的垃圾,再不會把衣服弄濕,也可以更方便地去提水。生物老師也表揚過我,“這道題,只有✘做對了,他是我們班最聰明的學生,白癡也有聰明的時候。”我知道老師說的都是對的,我沒有生氣。
自解。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再到七年級,我都受到了老師相同的待遇,除過罕見的個例。所以我也習以為常。雖然我也想很認真的學習,但是我僅認識“大,中,一”幾個字,但我絕對是做筆記最認真的那個學生;雖然每天我都會進行自我補習數(shù)學課,可是第二天還是會忘掉。所有我走過的每一天,都心中渴望成為你們眼中期望的努力的樣子,但我還是不合格。我心中也有很多的疑問:“為什么數(shù)學老師講題時,總要我假裝吃餅,甲乙丙是誰,我從來沒有見過他們;可憐是什么意思?白癡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妹妹不讓我告訴別人,我是她哥哥等等。我一直在自我頓悟的過程中長大,來自你們的指點迷津。我想說,我是一只蝸牛,只是很慢,請等等我。
白癡如何,聰明又怎樣,就如跛腳說的,來考試的未必不是白癡。我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也懷揣容光煥發(fā)的熱情,有堅持不懈的永恒。生活予我一束光,我迎生活一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