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西西弗面對又一次滾下山頂?shù)木奘瘏s目光堅毅;當愛因斯坦一千次失敗于尋找燈絲卻未心灰意冷;當馬克思困頓之中卻堅持完成著作,他們選擇了對生活毫不氣餒,活出剛性——他們選擇了抬頭。
抬頭,是一種剛性的表達,是毫不氣餒的巨人之志。若無抬頭,面對蜩與學(xué)鳩“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的嘲諷,鵬又怎能擁抱長空,翼若垂天之云?若無抬頭,面對困于陳蔡的境遇,累累如喪家之犬的孔子何得以日誦禮樂、重振旗鼓?
抬頭,如同懸崖上奮力一搏、見到希望的一個眼神,如同黑暗殘夜、雨聲零落卻心有溫暖的一種達觀。著名臺灣劇作家賴聲川,曾在少年時期打工。那時的他窮困潦倒:他在餐廳里當服務(wù)生,他在后廚里洗盤刷碗。他受盡冷眼和漠視,好在,他把冰冷的、糟糕的際遇轉(zhuǎn)化成生活的營養(yǎng)。他選擇了抬頭,才有今天他閱盡千帆后的智慧與煉達。著名翻譯家王智量,勞動改造時期下鄉(xiāng)種地耕田。文人出身的他哪懂稼穡之事?在苦難中、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際遇中,他選擇了讓自己的生活充滿思考。他在耕地的田壟之間,一邊耕耘一邊思考外文詩的韻律。改造結(jié)束后,他攥著寫著密密麻麻小字的破舊報紙邊,用這記錄著他思考的報紙,完成了翻譯。抬頭,有如“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即使處在“淤泥”中,抬頭的人也如出水之蓮,濯清漣而不妖。
抬頭,讓一個人活出剛性、對生活毫不氣餒。同樣地,大國崛起,也少不了中華民族的矯首昂視、高抬頭顱。
混沌的社會、瘋狂的辱國條約,五四運動中的青年選擇抗爭、選擇抬頭。春風(fēng)吹遍大地,中國從一窮二白中抬頭,造就著“改革開放”的經(jīng)濟神話。再到現(xiàn)在,中美貿(mào)易戰(zhàn)中,中國面對美國的威脅,選擇毫不留情的回擊。相比九十年代的低頭,我們當今的中國正怒發(fā)沖冠、目光炯炯,抬頭傲視我們的一切敵人與對手!
抬頭,如風(fēng)雨過后的彩虹,歷經(jīng)雨打風(fēng)吹卻綻放七彩的光芒。抬頭,于個人是剛性、是堅強,于國而言則是風(fēng)度、底氣。抬頭,綻放生命的活力,仰望浩浩星辰、渺渺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