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影琪:聲音里的年作文篇一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印象中,年好像一直就是這樣,是要在“聲音”里過的。臘月陽光里吹過一陣和暖暖的風。于是那些歡快的聲音就都會一下子被掀起而翻滾起來:人們匆忙趕集采購年貨的促促腳步聲、掃塵時掃帚橫掃過墻角蜘蛛網所發(fā)出的“沙沙”聲、鞭炮被點燃時四處跳竄的“噼哩哇啦”聲,還有那舞龍舞獅熱鬧非凡的敲鑼打鼓、驚嘆喝彩的聲音……這所有的一切讓原本平穩(wěn)呼吸著的生活舞動起來、響亮起來,熱熱鬧鬧而喜氣騰騰。
王影琪:聲音里的年作文篇二
進了臘月,就算是新年的開頭了。俗話說“臘八臘八,凍掉下巴”。人們習慣在這一天“咕嚕咕嚕”,喝一碗暖和的“臘八粥”。看著粥中大米、小米、紅豆、綠豆、花生、桂圓、蓮子、紅棗等多種食材雜然出現(xiàn),色彩相印,人們的心也會被幸福填得滿滿的。想必這一碗粥從食管而下后,連胃也會發(fā)出快樂而滿足的聲音吧!
南方的小年,在每年的臘月二十四,這是掃塵迎新、拜祭灶王爺?shù)娜兆?。這一天,我們全家都發(fā)動起來——搬桌、掃地、擦窗、洗簾。媽媽還會用一段足有十來米長的水管將后屋的水接到門前來沖洗電瓶車。水龍頭一開,“嘩啦嘩啦”的水流就會快速沖進水管中,繼而無聲地“埋伏”在管中并繼續(xù)秘密向前“突擊”。“要到了!到了!”眼見那個不斷前進的“小鼓包”就要躍出管外了,我連忙邊喊邊本能地向旁躲去。但媽媽卻毫不慌張,熟練地將水管出口對準電瓶車,待那水流“噗”的一聲從管中一竄而出,也“無處可逃”了。于是,水流“刷刷”聲中,一切舊年的厄運都遠離開,期盼著的新年好運也像急迅的水流一般猛烈而來。
王影琪:聲音里的年作文篇三
大年三十早上一起來,家家戶戶就都開始忙乎著貼春聯(lián),“高升”“發(fā)財”的聲音連遍整個村莊,還有幾戶掛起紅燈籠,在燦爛陽光下顯得十分耀眼,正是詩句“高軒暖春色,邃閣媚朝光”的意境。除夕夜,全家人都會聚在一起,吃上一桌豐盛的年夜飯。今年受疫情影響,大家只能“就地過年”。但人們對年的熱情并沒有褪減,他們把對家的思念揉在面團里,蒸成白白胖胖的豆沙包;把對過去一年的不順在案板上“當當當”切個條碎,在油鍋中“呲哩哇啦”炒成脆香的土豆絲;也把對來年的希望盡數(shù)倒入鍋里,變成紅背的大閘蟹、鮮美的鯽魚、誘人的紅燒肉、五光十色的蔬菜雜燴......各種各樣的美味菜肴,往往要擺滿一整張大圓桌。于是廚房里碗筷碰撞的“叮鈴恍當”,外面餐桌上點香拜祖的虔誠細語,還有與親人們通過視頻通話遠隔山海而相見的喜與淚,都成了這個春節(jié)年中最為珍貴的聲音和記憶。
吃過年夜飯,調皮的小孩子們就都要吵著去放鞭炮了。他們先是從口袋中抓出一種小小的“甩炮”,用力“甩”在地上,這種小炮就會發(fā)出“啪”的響聲。但這聲音太小,不夠過癮,膽大的孩子就又會擺起紅彤彤的“竄天猴”,眼見其他孩子都已捂好耳朵緊張地躲在一旁,就斜著身體用打火機去夠著那鞭炮的燃口,然后馬上一滑腳步向外跑,就聽到背后“蹦”的一聲,一道亮光已躥到兩米高了,惹得其他孩子禁不住拍手大叫。更大的煙花可是不敢放,要等大人來了才行。于是天黑后,整個廣場上都響起此起彼伏的“噼里啪啦”聲,天空上到處開滿紅紅紫紫的花。還有人放起金光四溢的子母煙花,只聽的“忽”的一聲,簡直像是一只金鳳飛上九天的鳴叫,進而就“轟轟隆隆”響震云霄,著實是嚇得所有人都緊緊捂上了耳朵朝天望去,就看到數(shù)不盡的金光散落到人間,仿佛打翻了王母娘娘的首飾盒,又像是某位仙女提著鑲滿碎金的裙擺路過。于是所有人都贊嘆起來,廣場上又是人聲鼎沸。
然后就是守歲了,每當這時我困得熬不下去,媽媽就會給我們講起關于年的故事。記得有一次是講“年獸”:這種怪獸頭大身小,眼若銅鈴,來去如風,嗷叫時會發(fā)出“年——”的聲音——故稱之為“年獸”。等年獸被嚇走之后,人們就高興地歡呼:“又熬過一個年了!”直到現(xiàn)在,每當爸爸在屋外貼上春聯(lián)時,我就會長噓一口氣,“年獸不會來攻擊我們家了!”過了這一晚,大街上溢滿互相熱情拜年賀喜的笑聲,還有舞龍舞獅的喧鬧鑼鼓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