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優(yōu)秀作文」尋美紫鵲界1500字
沿著彎曲漫長的盤山公路蜿蜒向上,我們此時正乘著大巴車行駛在前往紫鵲界的路上,踏上了一條尋美之路。
遠離了城市的鋼筋水泥,我凝望著遠山近水,不禁贊嘆一聲,山河如畫!連綿的青山和碧綠的溪水,真是應了王安石筆下的“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尋梯田秀麗之美
微微潤濕的空氣中,氤氳著來自華夏民族最原始,最質樸,最古老的文化的芳香。
沒有青青的稻田,沒有金色的稻海,寒冬的梯田卻有著一種獨特的美。從山頂極目遠眺,出現(xiàn)在眼前的,是一幅絕美的畫卷,數(shù)十級的梯田,順山就勢,層層疊疊,高低錯落卻又井然有序,宛如一道道天梯直掛云天,流水綿長而清澈。此時的梯田是露出了如同鏡子一般光潔無瑕的水田,碧藍的天空和朵朵悠然自得的白云倒映在梯田中,我從層層梯田旁走過,卻仿佛身處在云端。
研學的老師告訴我們,此地“天下大旱,此地有收;天下大亂,此地無憂”。我心中充滿疑惑。原來,梯田雖由人力開墾而出,但卻與大自然息息相關。這里的天然蓄水功能十分強大,越是山高,水越多。望著這連綿不絕、錯落有致的梯田,我無法想象,幾千年前,第一批到達此地的苗民和瑤民是如何跋山涉水尋找到此,面對橫亙在面前的崇山峻嶺,又是如何咬緊牙關,依靠最原始的刀耕火種,披荊斬棘,開墾第一塊梯田,解決在山區(qū)種植水稻的難題。
這是先民們奉獻給我們的文化財產(chǎn),更是智慧與文明的象征。這是多么偉大的杰作啊!
行走在蜿蜒的田埂上,尋梯田的秀麗之美,領略先民智慧!
尋古村淳樸之美
歡快動聽的山歌,怎能不讓你陶醉!身著鮮艷美麗服飾的姑娘們,如何不讓你心動!正龍古村的門口,好客的少數(shù)民族姑娘們端來了自釀的米酒,芳香四溢。我一飲而盡,軟糯的大米和淳香的酒水在口腔中碰撞。
一進入古村,我,如同那捕魚的武陵人,眼前豁然開朗,仿若闖入了一處神秘的世外桃源,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一路上,可見嬉戲的兒童,還有安靜地坐在房前曬著日光浴的老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清一色古老的桿欄式板屋,分布緊湊,素墻青瓦,古色古香。每一棟房屋都由純木頭搭建而成,石頭搭成的地基,地板與石基之間有著幾厘米的距離,而正是這幾厘米的空間,造就了它冬暖夏涼、防潮防蚊的特點。此時,我不禁要為先民們的智慧所折服。
路過一家豆腐坊,門口坐著一位老奶奶,花白的頭發(fā),有點褪色的青布衫,用她那粗糙的手小心翼翼地搬動著一塊塊白玉般嬌嫩的豆腐,似對待嬰兒一般輕柔。有同學問她,豆腐怎么賣。“我們的豆腐啊,都是自家大豆磨的,一元錢一塊,雖然現(xiàn)在生意難做,但我們不打算漲價了。”老奶奶連比帶劃,瞇眼微笑。這是多么難得的堅持啊!反觀當今市場上購買的豆腐,大多都是用進口的轉基因大豆機械制成的,冷冰冰、硬邦邦的。這兒的人們卻依舊保持著他們最傳統(tǒng)的方式,守護著他們心中那一份最初的美好。
穿行在幽靜的村落間,尋古村淳樸之美,感受古村人們的質樸善良!
尋文化奇特之美
眼如銅鈴、獠牙暴突,再加上濃烈的色彩,乍一看,十分駭人,這是我對儺面具的最初印象。研學老師介紹,儺是中國民間以“驅鬼逐疫”為目的的一種原始祭祀,是巫儺文化的一種形式,是梅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蚩尤為儺祖。
“蚩尤”,戰(zhàn)神蚩尤!一個古老和神秘的名字,在這遠古的蠻荒之地上,上演過無數(shù)次部落之間的戰(zhàn)斗、融合,與獸斗、與人斗,與天斗、與地斗,非剛烈勇猛不能生存,我頓悟梅山人在骨子里流淌著的蚩尤的尚武精神——這就是原始自然力量的召喚。熱辣辣的三合湯、火辣辣的米酒、高亢粗重的新化方言,我現(xiàn)在能隱隱讀懂那些梅山漢子眼神中的狂野和豪邁!
如果不來到這里,我想我永遠無法想象如何用稻草去編織一條龍。草龍作為吉祥的化身,代表春風調雨順的愿望,舞龍以求得風調雨順,四季豐收,以龍避邪,帶走瘟氣。我負責的是整條“龍”非常重要部分——的龍珠,編好以后,和同學們的龍頭、龍身一結合,竟真有幾分龍的威武。一路唱,一路舞,我們的“龍”時而飛龍在天,時而潛龍在淵。我望著這條飛舞的“龍”思想好像回到了千年以前,祖先們身穿彩衣,戴著儺面具,舞動著草龍的樣子。我不禁熱淚盈眶,這是我們的梅山文化,這是我們中華祖先傳承下來的文化啊!
看儺戲、舞草龍,尋文化奇特之美,做中國古老文化的傳承人!
在紫鵲界,我們一路尋找美,一路感受美,一路記載美。梯田的秀麗之美,古村的淳樸之美,文化的奇特之美,無不撥動著我的心弦,牽動著我的心緒,這種美,深藏內心,永不磨滅!(湖南省婁底市一中附屬實驗學校 肖宇哲,指導老師:朱凌青青)